22日,信达地产(600657)、正和股份(600759)、莱茵置业(000558)均发布了拿地公告,披露了在节前竞得地块的信息。其实,在牛年的最后几个交易日,福星股份(000926)、香江控股(600162)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新增土地储备的消息,上市房企在春节长假前掀起了一股拿地热潮。
根据22日的公告,上述3家公司均在2月11日左右竞得地块。正和股份子公司2月11日接到成交确认书,一口气竞得柳州四宗地块,总土地面积将近19万平方米,总成交价格将近1.8亿元。信达地产也于11日通过全资子公司以2118万竞得一建设用地15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
今年以来土地市场供需两旺,而上市公司成为其中最为活跃的一支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从港股上市公司上海证大拿下外滩高价地皮以来,至今已有十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拿地公告,同时,不仅仅龙头企业,就连以往在土地市场鲜有“斩获”的上市公司也重新登场。
在上海外滩“地王”招标中,上海证大以92.2亿元竞得上海新地王。几天后,在上海黄浦区163地块公开出让中,新世界(600628)与新黄浦(600638)集团联合体最终以34.1亿元拍得该地块,楼板价为每平方米5.18万元,创下了当时全国地王单价新纪录,尽管几天后这一记录被华侨城集团改写。上述抢夺激烈的地块均为商业用地,而今日发布公告的莱茵置业以总价4.08亿元联合竞得的1.79万平方米地块,也是商业用地。
从中可以看出,房地产市场调控使得更多开发商转型商用物业,尤其是一些前期并无大型项目储备或以住宅开发为主的上市公司,也转而开发商业项目。
除了对商办用地的争夺激烈,在“土地储备就是未来”的行业规律下,大部分房地产企业依旧在住宅用地市场上攻城略地。上市公司因为有再融资的条件,积累了较强的资金实力,相较于实力有限的中小型非上市房企,参与土地公开出让具有一定优势。
金丰投资(600606)去年发行了公司债,今年2月10日宣布以13亿元的价格竞得无锡市一建面超过20万平方米的地块。ST松江(600225)、中航地产(000043)、深物业等也在节前发布了拿地公告,而福星股份、云南城投(600239)还不止一次扩张土地储备。
分析人士指出,持有型物业不仅可以持续性地产生租金收益,更可以长期产生资产增值,能够有效增强企业抵御行业大幅度波动的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上市房企开始涉足持有型物业开发。
住宅市场降温之势明显 房企拿地步伐仍未放缓
在政策调控影响下,各地住宅市场正呈现降温之势,但土地市场仍保持供求两旺的局面,一些标杆房企的拿地步伐仍未减缓。
昨天上午,离迪士尼核心区5公里左右的上海浦东新场镇旅游综合区C4居住地块挂牌出让,经过一轮激战,最终由上海万科以8.94亿元的高价夺得,相对底价的溢价率高达233%,折合楼板价6001元/平方米。而在上周,万科亦在武汉以6.32亿元竞得洪山长江村13.56万平方米的土地。
又如本周,南京市江宁区推出5个地块,雅居乐以10.05亿元竞得江宁新地王;无锡市也进行了今年首次土地拍卖会,共推出15幅地块,绿地、上海金丰、花样年等品牌房企均有斩获,一天的土地出让收入就破百亿元。
“根据我们监测的12个城市的土地数据,上周共推出土地77幅、约421公顷,环比增加19%。与此同时,万科、中海、保利、绿城等大开发商的拿地热情未见消退,如今年1月万科已经投入43亿元购地,这一额度甚至高于其去年下半年的月均水平(约34亿元);又如中海地产今年以来已分别在北京、中山、大连、成都等地购得7幅地块,1月购地总额逾101亿元。”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分析师许萌表示。
许萌认为,尽管调控新政出台已逾一月,但对标杆房企影响有限,原因主要是其去年积累了较为雄厚的资金,从而能在土地市场上游刃有余。此外,多渠道融资也为其提供了支持,如中海近期在香港获得80亿港元的5年期银团贷款,绿城在1个月内先后与平安信托和中泰信托合作,获得最高可达31亿元人民币的信托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