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让积极财政“甘泉”精准浇灌市场主体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做好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工作,巩固经济恢复性增长基础;要求进一步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会议指出,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中央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
打开政策工具箱,今年以来,党中央通过减税降费、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延缓社保缴费等方式,推出一揽子惠企利民举措。从规模看,今年国家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将为市场主体减负1.6万多亿元,大部分正在加速兑现。与此同时,国家还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共2万亿元资金直达市县。保障好新增财政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到基层、直达市场主体末梢,是各地需要通力做好的重点任务。
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强调,要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之举,是中央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达市场主体的特殊渠道,旨在打通财政“甘泉”流动过程中的“脉络”,确保资金活水有效灌溉到市场主体,发挥积极的财政加持力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比一季度增加10个百分点。这其中,财政力量重点关注和培育的新兴经济表现出超预期的效果。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智能施工蓬勃兴起,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加速推进;二季度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7.1%,33万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购进高技术设备和服务同比增长22.3%。一组组企稳上扬的经济数据,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提升了市场主体搏击浪潮的自信和底气。
积极的经济表现,离不开积极有力的财政力量撑腰。截至8月上旬,今年新增2万亿元财政资金中,3000亿元已基本用于减税降费;实行直达管理的1.7万亿元资金,除按规定比例预留的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外,97.8%已分配下达市县。与此同时,各地方也推行积极财政举措,加大自身财力下沉基层力度,把更多的资金力量有效运用到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当中来,全方位稳住就业、稳住1亿多市场主体,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而这其中,精准帮扶、精准减负功不可没。
持续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力量,各地仍需乘势而上,保持好发展势头。一方面要持续维护好特殊财政转移机制的“直达性”,精准摸底、打通“堵点”,第一时间为有需要的市场主体输血送氧,激发市场内生动能;另一方面要练好“绣花功”,下好“精准棋”,确保每一分资金都用在紧要处,花在刀刃上,让积极的财政“甘泉”精准浇灌市场主体,进一步强化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驰而不息打开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广阔的新场景。
- 上一篇:镜头中的脱贫故事——聆听脱贫路上的强劲足音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