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金额巨大呈现窝案串案特点涉及厅级以上干部13人
法制网北京8月1日讯 记者郄建荣 2010年,审计署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线索和事项131件。审计署表示,这些案件并非一般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涉案人员级别高,其中厅局级及以上13人。审计署在今日发布的《审计署绩效报告(2010年度)》(以下简称报告)认为,这是不可用金额计量的审计成果。
审计署说,这131件案件,多发生在银行放贷、保险理赔、国有企业投资、土地和采矿权出让、工程招投标等环节,其中60%以上是2009年新发生或审计时违法犯罪行为仍正在进行的,呈现“窝案”、“串案”的特点。
今日首次发布的报告涉及了审计署2010年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公开了其2010年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表示,2010年,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审计共查出违规问题金额3280.5亿元、损失浪费问题金额427.6亿元、侵害人民群众利益问题金额34.1亿元、被审计单位损益或财政收支不实问题金额1651.2亿元。通过审计,为国家增收节支850.3亿元,其中已上交财政519.1亿元,已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75.6亿元,已归还原渠道资金255.6亿元。此外,核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或结算额517.7亿元,帮助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挽回或避免损失199.8亿元。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事项1493件,涉及人员2103人,涉及金额70.9亿元。此外,审计署通过审计查出违规问题金额599.4亿元,损失浪费问题金额47亿元,侵害人民群众利益问题金额3.1亿元。
报告显示,2010年,审计署以及地方各级审计机关都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其中,审计署共审计领导干部49名,其中省(市)部长23名、中央企业领导人员10名,特派办、所属单位和审计厅主要负责人16名。审计署称,从审计情况看,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执行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履行职责,但也有个别领导干部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不强,决策和管理不够规范。
地方审计机关共完成对3.69万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其中查出领导干部对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金额249.1亿元;涉嫌个人经济问题的领导干部52人,问题金额7276万元。审计后,82名被审计领导干部和465名其他人员的问题被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就民生审计,报告称,2010年,审计署组织了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等民生项目和资金的审计和调查。审计涉及专项资金总额4300多亿元,促进拨付资金到位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