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当中国海关的征税规则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而发生了根本变化后,一场比拼智能的价格瞒骗走私和反走私较量就在海关和走私分子之间展开。正是利用海关审价方式的改变,一些不法企业和走私分子挖空心思在进口商品报关价格上做手脚,以“洗单”、“洗货”、“洗公司”等一系列手法,偷逃关税。
(本刊记者)蔡岩红/文 彭海红/摄影
深圳海关近日对外披露,该关查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最大一起价格瞒骗走私案,以欧某、陈某为首的走私团伙,通过低报价格大肆走私进口电子元器件,涉案案值近5亿元,偷逃国家税款4000余万元。据该海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加入WTO后,价格瞒骗已成为走私违法的一个主要形式。
低报价格引怀疑 深入调查识走私
2006年7月初,一个异常信息被深圳海关审单处发现:关区某品牌电子元器件申报进口的价格与市场价相差极大,有的甚至不到市场价的1/10,存在瞒报价格走私嫌疑。该关缉私部门随即对线索展开调查。
调查中,缉私民警调取了该类产品两年内的报关资料,并到相关厂家和市场实地调查,对近年来大量进口的部分电子产品尤其是电阻、电容、二三极管等电子行业申报的数(重)量、价格等电子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核查,发现关区20余家进口电子元器件企业有瞒报走私行为。以该品牌半导体元器件为例,其采取金字塔型的销售模式,即:生产商(或称供应商)— —区域代理——分销商——其他客户,货物价格也以5%的幅度由上至下逐渐递增。按照常理,深圳市钦×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企业进口该品牌半导体元器件的价格应该比分销商高5%或以上,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同型号的元器件,分销商报价为人民币 1—2元/个,而钦×等公司向海关申报的价格99%都在人民币0.1元/个以下,价格反差超过10倍以上。
同时,在对钦×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调查时,缉私民警发现,这些企业根本没有业务,基本上属于“空壳”企业。
顺藤摸瓜锁目标 悄然撒网擒疑犯
为进一步锁定目标,揪出走私团伙的幕后操纵者及货物的流向,缉私部门决定从人、货两方面入手,对上述20余家公司运送进口货物的车辆及司机进行监控。
监控中,缉私民警发现,运货车辆入境后都会从梅林检查站出关,开往华南物流城旁边的一个汽车修理厂,将货物卸到修理厂里的“福×仓库”内,随后货物便会由面包车运送到市内其他仓库。在对司机的跟踪监控中,缉私民警发现,在装载货物入境前后,司机都和一个名叫欧某的人联系,随后,与欧某来往密切的陈某也进入缉私民警的视线。经排查,陈某正是货主,负责在香港组织货源和国内销售,欧某则负责走私货物的通关环节。
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缉私部门逐渐摸清了幕后组织操纵走私的团伙及其走私的活动规律。该团伙一般在周一至周五实施走私,每次走私2—3车货。团伙成员相当警惕,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为安全起见,第一车报平安后再发第二车货,待所有车辆顺利过关后,货主陈某再入境。为防止收货点暴露,最大限度地避免海关查缉,走私货物入境后,并不直接送往收货点,而是运到在深圳梅林、西丽设立的仓库或中转站,随后才将走私货分发给各收货商。
至此,一个特大价格瞒骗走私案浮出水面。掌握了走私团伙的目标人物及走私规律后,缉私部门决定结网以待,待时机成熟,一举收网!
2006年9月6日,缉私部门得知该走私团伙将再次实施走私,便立即部署100余名警力分布在该团伙出入境口岸、货物中转站等8个网点,随时准备开展查缉行动。
当日晚,装载了涉嫌走私电子产品的两辆中港两地牌照货车陆续入境,为使人赃俱获,缉私部门在得知陈某已入境后,才展开了行动,并一举抓获欧某等涉案人员22名,查获两辆涉嫌走私的货车,查扣电子数据资料、报关单、账本、假印章等证据材料一批,同时,缴获两车涉嫌走私的电容、三极管等电子元器件,货值近千万元。经清点,两车所装的货物与进口报关单申报的品名、型号、数量等均严重不符,经海关计核,仅这两车货就偷逃税款150余万元。
然而,异常警惕的陈某入境后在与其他成员联系不上的情况下,意识到自己的走私行为可能已经败露,于是仓皇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