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春中 实习生 余方静
“花最多的钱,却得到最差的服务!”
这个草长莺飞的春天,新娘小董和新郎小曹一回想起那个本该皆大欢喜的日子,就伤透了心。
那是去年冬天,他们举行婚礼的日子。小董说:“就是在夜里也会委屈得流泪啊!”
请北京伊缘园婚庆公司为他们举行婚庆仪式,是朋友送给他们的新婚贺礼。这位朋友通过114查号台查到了这家婚庆公司,价格比一般的婚庆公司要贵2000多元。“一分价钱一分货,贵肯定有贵的理由。”听了伊缘园公司负责接待他们的张小姐的热情介绍,朋友二话不说就付了账。
这份与伊缘园公司签订的合同上写着:公司为新人提供车盘鲜花装饰300元,婚车租赁5200元,当天的化妆师460元,总计5960元。若其中一方违约或者履行义务不完全,则需要缴纳相应的违约金。
2006年12月16日,小董起了个大早,精心打扮后,一边憧憬着未来,一边盼着她的新郎和婚车到来。
按照约定,婚车会在上午8时抵达。但直到8时45分,婚车才姗姗而至。看到满脸疲惫的新郎和装饰平平的婚车,小董一下子傻了眼。“除了头车上放着一个花盘,其余5辆车没有任何装饰,和普通的车没有任何两样。”小董回忆说。
事后小董得知,婚庆公司所承诺的婚车鲜花装饰只包括头车花盘,其他车辆并不包括。而这个唯一的花盘在当天接她的路上,被大风吹跑了。新郎小曹当时气愤地致电伊缘园公司,要求补上花盘,但他得到的答复是,为了不耽误婚礼的进程,建议最好找一家花店补上。
小曹无奈,只好绕道补鲜花。补花完毕,婚车司机们却开始“罢工”了:“不加钱就不走了!”要求补交超时、超公里费,每人500元。
小曹不明白,婚庆公司造成的失误,为什么要自己来掏腰包?僵持之中,还是小曹的伴郎悄悄给每个司机塞了500元钱,婚车车队才重新出发。
后来小曹找到伊缘园婚庆公司,希望讨回“超时费”,不料,对方的工作人员答复说:“给你是人情,不给是常情。”
小曹回忆,婚庆公司的工作人员当时对他说,合同只是约定7点半到达新郎家,并没有对接新娘的时间作出规定,因此对婚车晚点并不承担责任。此外,新人对所签合同上的“婚车装饰”这一服务款项并没有理解正确,合同上的“婚车装饰”本来就只包括头车的花盘。
“这样说完全是利用合同的漏洞。”小曹说,当时和婚庆公司虽然没有达成书面协议,但却有过口头协议。
“婚后3个月我一直不敢进岳母家的门。”婚礼上的遗憾让小曹心里备感歉疚,“婚礼最讲究吉时,而我们的婚礼却推迟了将近一个小时。”小曹表示,当天由于婚车晚点,许多仪式未能按计划举行。他后来才听说,这个所谓的婚车车队,是临时凑的。
“我花了最多的钱,却得到了最差的服务!”日前,小曹愤而将北京伊缘园婚庆公司诉至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要求公司退还汽车超时费、车盘装饰费、精神损失费、汽车租赁费共计5980元。小曹说,“受骗的人不止我一个,但站出来的人太少了,我想以此引起社会的重视。”
一审开庭后,记者采访新娘小董,她哽咽着说:“一辈子就这么一次,怎么能弄成这样?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新婚后和丈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操办自己婚礼的婚庆公司对簿公堂……”
业内人士自曝黑幕:甜蜜陷阱
对于小曹夫妇的遭遇,湖南长沙某婚庆公司总经理黄银春并不感到吃惊:“这并不新鲜。”2005年她曾经撰写了一篇《长沙市婚庆白皮书》揭发行业内幕,在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当时很多人打电话来威胁我,让我出门要小心点!”时隔两年后,黄银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婚庆行业可能比两年前更糟糕。”
“入行门槛低,缺乏法律规范,是目前婚庆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黄银春说,在长沙成立一家婚庆公司,只需要8万~10万元的启动资金,在工商局注册就可以正式成立。由于婚庆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同时又没有全国统一的执业标准,因此只要“有一点人脉,能说会道一点,就可以开一家婚庆公司”。
摄像、司仪和鲜花目前是婚庆公司主要的服务项目,“这背后的甜蜜陷阱多着呢!”黄银春说,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转包,一些婚庆公司接到业务以后,自己没能力做,再包给外面的“游击队”,从中赚取差价。在“五一”黄金周这种旺季,正常的婚庆公司每天接5单就算是饱和了,但一些婚庆公司通过转包的方式,每天能接下几十单。
所谓的婚庆“游击队”,没有营业执照,只有一个手机号码,通常是一个司仪和几个摄像搭档,再到花店搞点布置,就可以做婚庆服务了。这种非正规的婚庆“游击队”是零成本作业,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摄像师只要会操作机器,就开始接单了。”
黄银春表示,一家婚庆公司的正常营业利润可以达到30%,而这种“游击队”的利润可以达到100%以上。
她曾算过一笔账:在长沙,金牌司仪的合作价是400元到600元,而金牌司仪的价格在和新人签合同的时候一般抬到1200元左右,司仪这一项的利润率即便是正规公司,也至少达到了50%。一般的司仪只要200元到300元就可以了,市场价在380元到1000元之间浮动,许多公司在签约司仪的过程中都是“只问价格不问质量”。
“看到有钱的就多要点。比如开价1200元的摄像服务项目,碰到有钱的,就可能要1800元。明明是可以多次使用的道具,租金比买价还贵。”黄银春举例说,比如一个浪漫小屋,就是用纱和花搭起来的一个架子,造价不超过1000元,而且可以反复使用,租价却要1800元。“也就是说,婚庆公司花1000元造的一个浪漫小屋,至少可以在5场婚礼上重复使用。按照每场租价1800元来算,5场就是9000元,扣除成本1000元,婚庆公司装扮一个浪漫小屋的利润率就已经达到了800%。”
司仪索取财物也是婚庆中常见的现象。“有的司仪很狡猾,当着许多客人的面要,新郎、新娘面子上过不去,不给不行啊!如果司仪没有收到红包,那他还会带情绪,给脸色。”
许多公司利用大多数新人对摄像机不懂又期望拍出好效果的心理,对新人进行误导。很多公司标榜自己拥有广播级摄像机,把摄影的价格抬得很高。其实,真正的广播级摄像机只是电视台用来做节目的,在长沙根本就没有能与广播级摄像机相匹配的后期制作设备。那样的设备至少需要几十到上百万元,一般的婚庆公司根本承受不起。
更让众多新人想不到的是,很多公司往往都会跟新人推荐双机摄像,也就是在婚礼现场采用两架摄像机同时拍摄。但婚庆公司在现场往往会采取一台拍摄、另一台只做摆设的方法,让新人白白花了冤枉钱。
“我希望将来能够写出一本《婚庆红皮书》来引导新人消费,届时,真的希望这本红皮书里不再有所谓的黑幕!”在结束采访时,黄银春说。
婚庆市场行业标准即将出台
“婚庆行业现在正在进入高速成长期,这个趋势至少要持续5年到10年左右,因为整个婚庆市场是个千亿蛋糕。”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总干事史康宁这样形容目前全国的婚庆市场。
据该会向本报记者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全国每年结婚新人近1000万对,仅北京市2006年就有17万对新人注册结婚。新婚人群愿意把积蓄的31%用于与婚庆有关的消费,全国每年因婚礼当日而产生的消费接近3000亿元。北京市去年仅婚礼当日消费就超过40亿元。
随着婚庆市场蛋糕的“膨胀”,近年来新人与婚庆公司之间的纠纷数量也直线上升。来自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显示,2006年该市消费者投诉热线受理有关婚庆服务的投诉较去年猛增40%。
“婚庆行业缺乏相关的标准体系来规范,是目前这种混乱的根本原因。”史康宁说,在没有出现国家统一标准之前,目前整个行业的规范主要依靠行业自律。据介绍,目前全国各省会城市基本都已成立了本地的婚庆行业委员会,自行开展培训班进行资格认证。
但仅仅依靠行业内部自律显然不切实际,目前许多省市在探求更多的规范婚庆市场的办法。日前,北京市工商局出台了婚礼服务合同范本,并且开始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北京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个合同曾经在西城区进行试点。史康宁认为:“虽然这个合同标明了许多细则,变得更加规范,但由于婚庆合同项目非常琐碎复杂,真正使用这份合同的人并不多。”
如何从根本上规范婚庆市场,维护新人权益?史康宁透露,2005年下半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民政部已委托婚庆行业委员会着手建立全国婚庆行业管理与标准体系,这个体系的框架在2006年已经完成,今年将进入制定细则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