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依城雄踞、珠江水穿城而过,山水呼应的广州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在白云山上观星,在河涌里摸鱼,曾是不少广州人的儿时记忆。但和许多超大城市一样,广州的生态环境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一度面临磨人的问题:空气污染、水质下降等。
在过去的70年里,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广州按照山水生态城市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人居环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城市景观和市容环境焕然一新。仅用了5年时间,就实现了PM2.5年均浓度的达标;正在进行的、力度空前的新一轮治水工作中,全市已有144条河涌实现了“不黑不臭”。广州,正在建设“美丽广州”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典型场景:儿时戏水河重现
土华涌位于广州万亩果园核心区,是海珠湿地流域的主要河涌之一;而万亩果园又被称为广州的“南肺”,生态意义重大。土华涌边上的土华村曾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村民靠捕鱼和种植果树为生。年逾六旬的村民黄伯还记得:“小时候涌水很清,里边有虾有鱼,经常跳进去游泳;十余年前水质开始变差了,再也不敢下河了。”
海珠区有关部门发现,河涌沿线均未实施截污,周边居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大量排放,河床淤塞严重,是造成河涌发黑发臭的原因。发现问题,立即着手解决。土华涌治理的第一个大动作是实施截污工程,对沿线村民生活污水和村级工业园污水进行截污。
2017年初,土华涌被列入广州全市需要消除黑臭的35条河涌名单,2017年底土华涌摘掉了黑臭的“帽子”。现在的土华涌旧貌换新颜,涌水清澈了、堤岸宽阔了、绿化漂亮了,江南水乡的面貌逐渐呈现,被当地居民誉为“小珠江”。黄伯也高兴地说:“现在水质又变好了,几乎和小时候差不多,有不少人在岸边钓鱼呢。而且河涌两岸环境好了,来租房的人也越来越多。”
天河珠村有着“中国乞巧第一村”之称,深涌中支涌从珠村内蜿蜒而过,沿河涌而建的“乞巧水街”曾是村内标志性景观。但经过几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深涌中支涌部分河段形成暗渠河道,污水直排河涌,造成河涌黑臭,也是整个深涌流域治理的难点和关键点。今年3月,在对河涌两边挡墙结构无损伤的情况下,覆盖了河涌20多年的水泥板终于被吊臂缓缓揭开,深涌中支涌“揭盖复涌”了!河涌一下子散发出难闻的臭味,从切割平整的切口处望去,河涌油腻腻黑得发亮。
深涌中支涌“揭盖复涌”是广州治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过去,河涌黑臭了,想到的第一个办法是将其盖起来。现在,广州敢于将覆盖多年的盖子打开,对河涌进行根本性治理,不仅要“不黑不臭”,更要实现“长制久清”。揭盖复涌以来深涌中支涌发生了巨大变化:“黑水”变“清水”,马路宽阔畅通,岭南骑楼开始显现,历史悠久的岭南“乞巧水街”已现雏形。
土华涌、深涌的华丽蜕变是广州治水的一个缩影。广州是一座依水而生的城市,仅中心城区就有河涌231条。随着广州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膨胀,不少河涌都变成了“臭水沟”“排水渠”。但广州人治水的决心从未发生变化,从亚运治水到每年横渡珠江,都在表明广州人对实现“河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渴望和努力。
亲历者说:
PM2.5研究变显学 迎来全民减排时代
2011年,北方地区频繁出现的严重雾霾天气,引发人们对空气质量的极大关注,PM2.5这一原本冷僻的专业名词迅速走进公众视野。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气溶胶和灰霾天气研究的一批学者,原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吴兑说:“PM2.5的研究原来是隐学,就连气象部门内部,很多人也不知道我是研究什么的。2011年之后,PM2.5空前热门起来,变成了显学。”
吴兑在广州生活了近40年,他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前,广州也有像西藏那样的蓝天白云。其后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率先遇到了灰霾问题,也成了率先对灰霾进行系统研究的城市群。20世纪80年代,吴兑课题组开始进行华南地区气溶胶研究;2003年开始设计建设珠三角城市群大气成分观测站网,2005年建成1个主站和8个子站,是国内首个建成的区域大气成分监测站网,有了系统、完整的PM2.5监测数据。
吴兑说,珠三角地区灰霾最严重的时期是2003年到2005年之间,他拿出一张从气象局办公室眺望白云山的照片告诉记者:“这应该是广州历史上灰霾最严重的一天,2003年11月2日,从我工作的气象局楼顶眺望白云山完全灰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根据我们的监测,当天的PM2.5日均值在150微克/立方米左右。这次污染是受台风下沉影响,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所造成的。”
在吴兑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PM2.5是一件好事,“如今迎来了全民应对PM2.5治理、减排的大时代。国家对此也很快出台新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将PM2.5纳入其中;接着发布‘大气国十条’,明确PM2.5治理的时间表;再到提出打赢蓝天保卫战,一环接一环。”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5年珠三角的PM2.5年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成为全国三大重点区域中率先达标的地区,且在2016年~2018年继续稳定达标。吴兑说:“珠三角对灰霾的研究和治理领先全国十年。”
从气象部门退休后,吴兑继续从事空气治理研究工作,成为了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教授。他告诉记者:“广州是一个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型城市,加上受地形影响,广佛之间成为污染物聚集区;但广州仍然实现了PM2.5的达标,很不容易。广州面临的是新型复合大气污染,接下来要想继续改善空气质量,还应该关注PM2.5、臭氧等污染问题。”
清新的空气
2017年、2018年广州PM2.5浓度连续两年达标。 广州用5年时间,使PM2.5的年均浓度下降了18微克,降幅达34%。
洁净的水源
截至目前,上报国家监管平台的147条黑臭水体中有144条达到国家考核目标。
成功退出水环境达标滞后地区行列,国考鸦岗断面水质由2018年劣Ⅴ类提升为Ⅳ类;蕉门、大坳等5个断面水质上升一个类别。
整洁的居住环境
广州迄今已命名市级美丽乡村305条。
到2018年底,全市1144个行政村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任务,全市超76%的村实现“干净整洁”,超40%的村实现“美丽宜居”。
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向好
广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秉性,先后摘取了国际花园城市、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以及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城市等多项国内外城市生态环境奖项。
不过,在发展过程中,广州也和其他大城市一样遇到了污染问题。1973年,广州召开全市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开启了有组织的环境保护工作。改革开放后,广州重点治理了一批位于居民生活区、风景游览区和水源保护区,长期污染环境的工厂,自2005年起划定了233家“退二”的市区工业企业名单;2007年,广州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成功“创模”后,广州又以2010年举办“绿色亚运”为契机,推动并实现城市环境面貌“大变”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第一位。“广州蓝”越来越多、空气越变越好是很多广州市民的共同感受。2017年、2018年广州PM2.5浓度连续两年达标,也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及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常住人口超千万的省会城市中率先实现PM2.5达标的城市。
2017年以来,广州掀起了新一轮力度空前的治水战役,为实现黑臭河涌“长制久清”,广州较好地形成“河长领治、上下同治、部门联治、全民群治、水陆共治”的治理格局,全市河湖水环境质量稳步向好,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
3500公里绿道遍布羊城
据近期统计部门民调结果显示,广州市民认为工作成效最为显著的是黑臭河涌治理,位列建设花城成效显著各项工作的第一位。而且随着空气、水质的改善,身边的绿道越来越多。广州围绕建设生态城市宜居城乡的目标,把绿道网作为建设幸福广州的重要民生实事来抓,至今已建成3500公里绿道网,深受市民和社会各界好评。
沿着绿道前行,看到的是越来越多干净整洁、美丽宜人的乡村。走进从化莲麻村,你会看到一派恬静的世外桃源景象:四面环山,小河潺潺,翠竹摇曳,绕村而建的客家围屋鳞次栉比,依山而建……过去这里人居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条件薄弱,被贴上了偏远、贫困的标签;如今,莲麻村焕然一新,村居环境美,外地游人多,村民荷包鼓。
从2013年起广州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迄今已命名市级美丽乡村305条,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独具岭南特色的乡村品牌。生态宜居、环境整洁正成为广州乡村的新标签。
- 上一篇:中山力争明年达到国家健康城市示范水平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