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中心120急救车现在的平均反应时间为12至13分钟,达到历史最佳并居国内领先水平。但在几年前,这个反应时间还在15分钟以上。每分每秒的缩短,是城市温度的具体体现,也是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的结果,而每一次“提速”的背后,都凝聚城市管理者和急救工作者的心血,历届市政协提案的建言,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缺地”受限
建议政策倾斜
2011年,有关120急救车平均反应时间距离12分钟要求差距甚远的多篇媒体报道,引起了致公党市委的注意。经过仔细研究,致公党市委决定开展专题调研,在来年市两会期间提交建言。院前急救体系中到底哪些因素是最急需解决的,成为这项调研的焦点。
2011年下半年,致公党市委调研组连续实地探访市医疗急救中心,虹口、静安区的部分急救站点。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时任致公党市委秘书长、专题调研负责人凤懋伦至今还记得在虹口急救站探访的见闻:“院前急救车辆在很狭窄的地方停放,名为急救站的地方却是一个简易的篷房,夏不阴凉、冬不保暖,急救车工作人员很难休息好。”
同时,由于没有与消防一样在城市公建配套规划中被严格落实,受制于道路设置、交通拥堵等因素,城区急救平均反应时间很难达到规划文件的要求。
调研成果在2012年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得到“发布”:任忠鸣委员代表致公党市委在大会发言中,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院前急救工作的政策倾斜,院前急救站点建设不但要有足够的专用停车场,还要有符合以上规定的确保工作人员休息办公的设施。
这篇大会发言此后整理成提案,得到媒体广泛关注。市卫生局在《上海市卫生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急救系统的发展目标:中心城区改建或新建5个具备日常急救、应急保障、洗消、物资储备、教育培训等综合功能的分中心;新增8个急救站;郊区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站点建设规划。
定向培养
解救燃眉之急
致公党市委在2012年1月提交的提案中,另一个关注的焦点是提高急救工作人员待遇,让这个行业“招得到人,留得住人”。这源于一组惊人的数字:一线急救医生在2012年创下了离职率的历史新高:全年入职31人,流失62人,行业人员流失现象异常严峻。
为了缓解燃眉之急,本市卫生管理部门采纳致公党市委提案建议,突破急救医师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的政策限制,决定由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从2013年秋季起,开设3年制的临床医学(院前急救)方向,定向培养120急救医生。这一举措在全国开了先例。在入学前,学生的工作就会落实,和市区的急救中心等用人单位签署定向培养协议和服务年限,毕业后原则上回培养单位工作。市教委、市卫生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10个委、办、局还联合发文,提出建立院前急救医师定向培养制度。
稳定队伍
推进系列改革
但急救医生跳槽频繁,背后原因十分复杂。让读了七八年的医学生去120救护车上当急救医生,谁会心甘情愿?且当时本市急救医生的年薪仅为8万至9万元人民币,岗位吸引力无从谈起。
在2014年初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由农工党市委、台盟市委和市政协委员谢毓敏分别提交的3件提案,一致关注急救人员职业化队伍建设的议题,提出本市院前急救队伍缺乏专业建设,急救医务人员严重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阻碍院前急救事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那么,该如何稳定队伍,特别是止住人才流失的势头呢?3件提案各自提出了许多建议,如明确急救人员的职业类别、探索实施医疗救护员参与急救工作的可能性、制定适合院前急救工作性质的晋升序列与考核监管体系,在劳动报酬和退休返聘等方面根据急救医生的工作强度和贡献予以适当倾斜等。
到2016年初,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本市院前急救体系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一系列院前急救体系改革全力推进,人员稳定被视作头等大事,其中包括重新设计绩效,凸显“120”急救医生的特殊性——原本急救人员参照公共卫生机构的待遇标准,改革后比照的是二级医院医生的平均待遇水平,还将急救人员培训与规范化培训接轨。这些举措最终在2016年7月,由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中表决通过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予以明确。
如今,全市正向3.5公里半径服务圈和3万人一辆救护车配备标准的规划目标稳步推进,2018年,全市院前急救医务人员扩增至910名,比两年前增加了50%,一线急救人才短缺问题已明显改善。
- 上一篇:新疆兵团依法注销社会组织21家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