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战国策·燕策》的成语“鹬蚌相争”,没想到在两千年后却引来了“争议”。这几天,一位小学生对这个成语的质疑引发了一场教育争论,焦点直指这样的质疑是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还是钻牛角尖。
近日,家住重庆市的李女士被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侄儿小黄问道:“蚌的肉被鸟的嘴夹住了,蚌又用壳把鸟的嘴反夹住了,那么,它们是怎么开口说话的?”李女士一时语塞,查了资料也无法圆满解释,遂将此问题发至朋友圈。
鹬蚌相争的故事人们早已耳熟能详。《战国策·燕策》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李女士和小黄同学的语文老师也反复告诉他,这个成语是要告诉人们,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但是,小黄就是要追问:“到底是《战国策》里这个故事是瞎编的,还是里面的赵惠王太傻了?”
对于小黄的质疑,他的语文老师和部分网民都认为,孩子的这种质疑精神其实就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体现,需要认真加以保护和鼓励,创新离不开质疑和挑战。但也有人提出,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并非基础教育的本义,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是要学好传统经典,没有足够知识积淀的质疑都是胡思乱想。
近年来,类似小黄同学这样的“质疑”,每每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例如,福州一名小学生提出,课文《后羿射日》存在“错误”,既然太阳把河水都晒干了,后面怎么又说后羿“蹚过九十九条大河”?这个问题一经提出便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人民教育出版社不得不做出回应:“蹚”字确实用得不是很恰当,再版时,编写组会联系上下文对文章进行修改。然而,质疑鹬蚌相争的小黄同学显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虽然此事也引来当地教材编写部门的重视,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表示,鹬蚌相争的古文出处就是这么记载的,没必要更改教材。
上海市宝山区少科站生物特级教师刘国璋说,从创新角度来说,孩子们能对问题提出大胆的质疑,这样的批判性思维肯定是要鼓励的,这也是日常学科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但是,教师也必须引导学生,批判是要有能力的,不具备一定的能力怎么批判别人、怎么能真正辨别出其他事物的对和错?鹬蚌相争是一则寓言,是拟人化的。鹬为水滨鸟类,属于脊椎动物,蚌是软体动物,这是两种不同等级的动物。而且,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现,活的蚌只要稍微受到一点外来刺激就会条件反射地合拢起来。其实,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人们团结起来的道理。
杨浦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王玮表示,成语具有传承性和稳定性,对成语的理解也是约定俗成的。小黄同学对“鹬蚌相争”质疑的个案也提醒语文教师们,既要坚守成语的恒定性,同时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倡导语文教学开放性。做到二者的平衡,不仅对语文学习有利,而且还能使以成语等为代表的汉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
- 上一篇:乐山大佛修缮成“小鲜肉”?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