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案件委托 合同范本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
当前位置: 法治资讯>经济犯罪>
男子谎称掌握贪污受贿证据勒索干部
时间:2009-11-13 09:39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本报讯 没钱花,感觉生活快过不下去了,35岁的江苏人孙某苦苦寻觅快捷省力的来钱办法。看到某地领导干部因为贪污受贿被处分的消息,孙某来了灵感:向领导干部敲个10万20万应该没什么问题。

  今年7月,孙某分别给我省和外省的两位领导寄去了两封信,谎称自己办公司缺钱,向他们借10万,还承诺等公司赚钱了再还,否则就要把自己掌握的有关贪污受贿的“证据”公布。

  他没想到,一个月不到,他就被公安机关抓获。昨天,西湖区人民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对孙某提起公诉。

  孙某瞄准了报纸上人才招聘版块一个叫罗玉福(化名)的人的求职信息。孙某自称是某公司经理,短信联系罗某,说看到罗某的求职信息后,觉得罗某可以来他们公司做水电工。罗某觉得待遇不错就答应了。谈妥后,孙某让罗某办了一张邮政储蓄卡,说办好的卡和罗某的证件都要带回公司备案。罗某二话不说,把卡、存折、身份证复印件都给了孙某。

  有了卡,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孙某借助百度,搜寻到两领导的地址及名字,决定敲诈他们。

  目标已经锁定,孙某买了信纸,发挥自己的骗术和“编剧能力”,把事先早就设计好的“故事情节”和“台词”搬了上去。信中,孙某说自己在亲戚朋友那里无意中发现了许多有关他们受贿的信件、记录和视频等证据。他还说自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开了家计算机网络服务公司,还缺点资金,所以向他们借个10万,等公司赚了钱再还上。

  “10万元比起你一年灰色收入不多吧,你看着办吧!”信的最后,孙某威胁:三日之内将钱汇到指定账户,否则将书面和视频证据配上文字,发布到网上,还要给中纪委寄一份。

  今年7月中旬,孙某将两封信寄了出去,结果,才过了半个月他就被公安机关抓获。

  昨天法庭没有当庭宣判。孙某说,自己以为写信方式比较安全,就算得不到钱,公安机关也很难找到他,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抓了。本报通讯员 杨俊

  本报记者 娄炜栋

网友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网站帮助
copyright@2006-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