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案件委托 合同范本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
当前位置: 法治资讯>法学动态>
事业单位改革除了摘“官帽”还应“消肿”
时间:2010-04-22 11:20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人口大省河南日前拿出了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直接打破了事业单位原来的行政级别,按照工作职能,重置各类工作岗位,等于“官本位”被直接打破。该方案涉及9.2万个事业单位,214.7万名工作人员(据《21世纪经济日报》报道)。

  据了解,河南推行的这次改革,直接打破了事业单位原来的行政级别,按照工作职能,重置各类工作岗位。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等职务,将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三至十级职员岗位。而过去在事业单位应用习惯了的官称、官位、官帽将不复存在。

  此外此次改革,将实行统一的聘任制合同,这是改革的一大亮点。按照中央的要求,事业单位改革要逐步健全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探索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的具体办法。而目前的事业单位,门类多、人员结构复杂,比如,有事业编制、聘用合同制、临时工等多种身份,在管理和执行方面存在着非常突出的问题。而实行统一的聘用合同制,不仅将改变这一“多头聘任”的状况,而且能够将人员管理统一起来,一根针“穿到底”。

  事业单位改革,破除官位很重要,但是除了破除官本位,更重要的是事业单位要借此改革契机,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消肿”。目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人满为患、人浮于事、吃闲饭多的现象,而事业单位人员密集、效率不高也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一些事业单位,仍然存在着靠关系、靠路子、靠“一把手”说了算进人的问题;有的人干得多、挣得少,而有的人干得少,却挣得多,苦乐不均,忙闲不均,劳动及付出与收入、待遇不成正比等问题大量存在,并且正成为制约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阻力。

  因此,摘除“官帽”仅仅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第一步,要推动事业单位的创新发展,还应当借此机会对内部人员实施整合,大力“消肿”,以进一步激发事业单位内部的活力。如果不健全用人的管理机制,不打破人浮于事的怪圈,即使事业单位摘了“官帽”,仍将难以动摇事业单位存在的一些痼疾和弊端,仍将难以有效推动事业单位的深层次改革,而人浮于事、吃闲饭、吃大锅饭的局面将难以得到有效改观。

 

网友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网站帮助
copyright@2006-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