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媒体报道相关手机应用软件存在侵犯用户个人隐私问题,1月11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约谈了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蚂蚁金服集团公司(支付宝)、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通信管理局指出,对照《网络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有关规定,三家企业均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使用目的告知不充分的情况,要求三家企业本着充分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原则立即进行整改。
信息通信管理局已组织技术部门对相关手机应用软件是否存在侵犯用户个人隐私行为进行持续监测,并将加强对互联网服务信息收集使用规则告知、账号注销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一经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严肃查处并向社会曝光。
信息通信管理局要求各互联网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不得收集服务所必需以外的用户个人信息,不得将信息用于提供服务之外的目的,不得非法向他人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同时进一步优化服务协议、用户隐私政策和手机权限调用说明,切实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过度获取公民信息事件时有发生
就在支付宝被工信部约谈的前一天,支付宝已经被网信办约谈。1月3日,在支付宝推出2017年度支付宝账单的当晚,一篇名为《紧急!查看支付宝年度账单前,请先看看这个》的微博广泛传播,并引发了公众对获取个人信息的关注。1月4日凌晨,支付宝旗下的蚂蚁金服发布声明,反思此次行为。同时,对于“默认勾选”,也做出了及时调整。
事实上,因过度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而遭到质疑的互联网公司,不止支付宝一家。
2017年12月11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百度公司涉嫌违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等相关问题,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今年1月2日,南京市中级法院已正式立案。
2017年12月11日,网上出现一篇名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公开质疑360“水滴直播”侵犯公众隐私的行为。12月20日,360宣布,关闭水滴直播。
众多APP也被曝违规读取用户信息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国家工信部公布了前三季度的手机app抽检结果,每一季度的抽检,都有软件涉及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恶意“吸费”等问题。“尽可能收集用户信息”已成为不少APP开发商的运营理念。
“凤凰新闻”手机app,下载后会出现“需要使用电话权限,您是否允许”,“需要使用存储权限,您是否允许”等字样,尽管给用户提供了选择,但让人费解的是,对于一个新闻客户端来说,“拨打电话等权限”是否真的需要?
“腾讯新闻”手机app,下载后也会显示出“为了您的正常使用,腾讯新闻需要获取以下权限”,其中就包括位置信息,存储空间以及电话权限。
除下载时的权限获取要求,一些手机app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对个人信息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获取。打开“网易云音乐”,只要手机里储存了对方手机号,无需任何门槛,就可以查看到对方最近收听过的所有歌曲。在默认的消息和隐私设置中,有“其他人可以在附近页看到我”、“其他人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找到我”等选项,如果不主动关闭,在下载此APP时,这些选项全部是默认开通。
安全专家裴智勇:
获取用户信息,应该和功能实现之间有必要的关系。比如说一个社交软件,它可能需要读取你的通讯录,通过通讯录加更多的好友,权限是合理的。但比如说一画图软件,要读取通讯录,短信记录,通话记录,和功能实现之间就没有必要的关系。
实际上,《网络安全法》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出台,几大互联网巨头也都在去年9月联合签署了《个人信息保护倡议》,然而并未阻止支付宝账单事件的发生。在信息保护倡议的支持和公民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觉醒”下,还应有更多的强制性约束手段出台,遏制互联网公司为牟利超越底线的冲动,才能杜绝个人隐私在互联网世界里“裸奔”。
最终,三家企业表示,将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对相关服务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产品设计,举一反三,认真整改。今后将继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信部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