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案件委托 合同范本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
当前位置: 法治资讯>更多常识>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提醒:这些“贷款”千万别信
时间:2018-08-24 10:46 来源: 新华社 点击:

  新华社厦门8月23日电(记者颜之宏)“恭喜您获得××元的贷款额度,点击链接,快速放款!”“您在我司平台提交的贷款申请已通过初审,请添加客服微信签订合同。”近日,针对有资金需求者的“贷款诈骗”重现江湖,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经梳理后向社会发布三大贷款误区:

  ——轻信QQ、微信传来的“合同”和“公章”。厦门市民徐先生因急需资金,于8月9日用手机下载一些贷款APP,并填写了个人贷款信息。随后,徐先生接到自称××普惠的客服电话,让其添加客服QQ。半小时后,“客服人员”称贷款审核已通过,并通过QQ邮箱给徐先生发送了一份“借贷专用合同书”,在合同书上还煞有介事地盖有相关机构的“公章”。徐先生信以为真,便根据指引缴纳了“保证金”等款项,发现被骗后当即报警。

  ——轻信网络搜索引擎中提供的客服电话。于女士于2017年3月在“××普惠”APP上贷款30万元,约定每月15日还款。可到了今年4月15日,于女士发现未正常扣款,担心逾期会对自己的征信造成影响,在多次拨打“××普惠”官方客服电话无人接听后,于女士在百度上搜索“××普惠”的其他联系方式,并拨打了其提供的一路“客服电话”。根据指引,于女士添加 “还款客服”微信,向对方转账10000元。之后,于女士发现扣款短信与还款内容不符,得知上当并报警。

  ——轻信虚假客服所提供的公司名称。8月15日,厦门市民刘先生在某贷款APP上填写贷款需求后,接到了要求其添加“客服微信”的短信通知。在按要求添加微信后,对方表示自己隶属“北京××普惠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是“××普惠”的下属公司,并以“保证金”“激活款”等为由要求刘先生先行支付部分款项。刘先生随即给“客服”转账86000元。然而,转完账的刘先生并没有获得放款,发现上当后并报警。

  警方提示:有资金需求时,应尽量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降低贷款的风险;办理贷款时,预付利息和保证金等要求都属违规行为,要特别警惕对方在此方面的要求;对于有疑虑的贷款客服,应第一时间报警处理。

 

网友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网站帮助
copyright@2006-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15035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