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案件委托 合同范本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
当前位置: 法治资讯>更多常识>
中学生1年遭30余人勒索逾1.3万元
时间:2008-03-20 09:03 来源: 点击:

  本报驻承德记者 尉迟国利

  ■新闻提示

  承德县县城一所中学一名初二学生,在去年近一年的时间里,遭到30余名同学和社会青年索要钱财,共计1万多元。虽然这些钱现在已退还给了学生家长,事情已经平息,但在现实环境下,怎样教育孩子,依旧是个沉重的话题。对那个受索要的孩子,其心灵受到的伤害,又有谁能帮他抚平?

  1 一年被30余人索要1万多元

  ■家中莫名其妙少了钱

  2007年12月2日一大早,家住承德县县城的邵女士在清点放在家里沙发上的8000元钱时,发现少了2000元,就询问儿子小华(化名)。在邵女士的追问下,“这不是你们要找的钱吗?”说着话,小华从沙发靠背后拿出了失踪的2000元钱。至于拿钱的原因,“有好多同学向我要钱,我要是不给,他们就威胁我,有的还打我。”小华说。

  经过家人一再追问,小华承认没少从家中拿钱,时间也有近一年。他把从家中拿的钱都“给”了同学。

  ■要“货”要到家里边

  就在邵女士和丈夫赵先生询问小华时,家中的楼宇门铃响了。“是不是到家中要钱来了?”赵先生问小华。小华回答说“可能是”。赵先生就让小华下楼把他的两位同学叫到了家里。

  “没货了,来点货。”一进家门,其中一位田姓同学张口对小华说。说着话,他就进了小华父母住的房间。小华父母住的房间屋内,经常放着从超市拿回来的一捆捆的10元、20元的小额钞票(赵先生家开着一个超市———记者注)。

  田姓同学所说的“没货”实际是指没钱花了,想让小华给他拿点儿钱。赵先生夫妇便将二人堵在了屋里。据赵先生介绍,他们曾向田姓同学询问,其承认曾不止一次向小华要过钱。

  感到事态严重的赵先生夫妇立即联系了小华的班主任,并将此事通报给了学校。随后的调查,让家长和学校老师都大吃了一惊。

  ■30余人索要1万多元

  在长达近一年的时间里,还能说清哪些人要了钱、要了多少钱吗?赵先生提议让孩子回忆着写。

  按照小华提供的单子,共有32人(其中还有校外的社会人员)曾向他要过钱。向其索要钱物的同学涉及该中学两个年级13个班的学生,其中少则几十元,多则上千元,甚至有的同学还向小华要烟和手机。经过学校确认,共有27名学生向小华索要钱物折合人民币13160元。

  小华的父亲赵先生告诉记者,一位张姓同学向小华要得最多,至少有1.3万元。但张姓同学家长对此并不认同,在校方的多次调解下,双方一直没有达成协议。为此,赵先生已向承德县警方报了案,“但至今没有一个结果。

  ■要去的钱花在哪儿了?

  记者从一份由学校提供的“调查处理材料”中见到,部分学生要来的钱都“挥霍”了。

  校方:“你们都什么时间向其要钱?”

  学生:“头天晚上告诉小华我干什么事,第二天早上他就会从家中拿来。有的则是在其家楼下,更有甚者直接到其父亲经营的超市找他,还有部分同学在校园门口或是在教室课间要钱。”

  校方:“你们向他要,他就给吗?”

  学生:“谁告诉他给拿点钱来,他都说行,第二天真的就拿来了。”

  校方:“你们是借钱还是要钱?”

  学生:“开始说是借钱,但借了几次,他也不说让还,随要随给,后来就发展到无限地、多次地让他拿钱。”

  赵先生说,小华曾告诉他,从小学到初一就有人向其要钱。开始时,同学们要得少,也就三五十元,而到去年11月份后,要得就多了,一次要到几百元,“而且有的学生天天向其要。不给他们钱,就会受威胁”。

  对于要来的钱拿去做什么了,赵先生曾询问过要钱的学生,有的说拿钱上网了,有的则打车到承德市里消费,而有的则将钱用在吃喝上,甚至有个别学生用在了去歌厅唱歌上。对此,学校表示认同。


网友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网站帮助
copyright@2006-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15035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