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骤雨初歇。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青城山基地内,连片的竹林青翠欲滴。大熊猫“泰山”坐在树下,正享受雨后清凉一刻,面前放着十余根冷冻保鲜的春笋。“泰山”熟练地抱起一根大快朵颐,圆滚滚的肚皮上很快便堆满笋皮。
从22万名美国民众帮其取名到乘专机回到家乡四川,作为第一只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出生并存活的大熊猫,“泰山”自出生便备受关注,回到中国后人气不减,一举一动被多个安装在圈舍旁的摄像头24小时向全世界直播。
“一年四季都有世界各地的粉丝来看‘泰山’,生日时还会带上小礼物。”饲养师汤涛说,即将迎来14岁生日的“泰山”属于青壮年大熊猫,食欲旺盛,每天能吃掉20公斤食物。将圈舍打扫干净后,汤涛又端出一盆苹果片和胡萝卜片。听到呼唤,“泰山”抖抖身子,一改刚才的慵懒模样,飞快跑回圈舍。
“泰山”开吃后,汤涛用手抚摸着它的鼻子说“good”“小乖乖”,四川话夹杂着英语。圈舍内的体重计显示着“泰山”的最新体重:113公斤。汤涛说,大熊猫怕热不怕冷,天气炎热时,圈舍四周会喷雾降温,他还会给“泰山”搬来冰块解暑。
“泰山”居住的都江堰青城山基地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归”大熊猫“明星”种群,最高峰时有10多只“海归”大熊猫在这里过着安逸的川式生活。眼下恰逢大熊猫发情产仔季,部分“海归”大熊猫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不同基地承担起了繁衍重任。
下雨时,从奥地利归来的大熊猫“福豹”钻进圈舍旁的假山中躲雨。雨停后,已经在山洞中入睡的“福豹”露出胖嘟嘟的屁股,呼噜噜的鼾声逗笑许多游客。
“刚回国时,它的胆子很小,听到响动就会飞快跑走。”“福豹”的饲养师徐亚琳说,如今6岁的“福豹”越发调皮。徐亚琳用几天时间在圈舍中搭建小桥并挂上红蓝气球,被“福豹”一夜之间全部拆除,让人又气又笑。
从马来西亚归来的大熊猫“暖暖”正挂在一棵五六米高的树上玩耍。“‘暖暖’的性格文静又温顺,不爱运动,喜欢上树。”饲养师柯瑶鹏说,“暖暖”不到4岁却有110公斤重,是个“胖嘟嘟的小姑娘”,大家计划通过在圈舍外的院子里藏食物的方式提高“暖暖”的运动量。
截至目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已与14个国家的15家动物园开展科研合作。中心现有17只“海归”大熊猫,另有33只中国籍大熊猫生活在海外。近年来,随着保育技术的提高,大熊猫寿命不断延长,都江堰青城山基地还承担着老龄大熊猫保育、养老的职能。
2018年12月从美国归来时,大熊猫“高高”已28岁,相当于人类的98岁,是基地内最高龄的“海归”大熊猫。为了保护“高高”的肠胃,基地的“熊猫厨房”经常为它“开小灶”——将竹叶清洗后剪成碎片,与大熊猫精饲料混合后加入蜂蜜做成香喷喷的丸子。
“‘高高’回来后每天都在圈舍走来走去,草坪本来没有路,被它走出了一条小路。”饲养师黄山说,“高高”从美国回家时,当地动物园的饲养师不仅给它准备了粗纤维饼干、竹叶“面包”、挠痒痒的铁刷、降压药,还打包带回它最爱的“床”——一个深灰色塑料浴盆。傍晚时分,在圈舍外散步后,“高高”会爬进这个伴它“漂洋过海”的浴盆进入梦乡。(完)
- 上一篇:“飞线充电”成灾安全隐患重重
- 下一篇:借助大数据助推“城改”打造智慧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