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燕语莺啼,位于成都金牛区马鞍东路的“粽子一条街”又热闹起来。近百商家现包现煮手工粽,椒盐粽、蜜枣粽,四川特色的腊肉粽、香肠粽琳琅满目,粽香四溢。前来买粽子的人络绎不绝。
满头银丝的马婆婆坐在自家店铺前的梧桐树下包粽子,她拿起两片粽叶,挽成圆锥形,填入糯米,再一翻一压,扯条麻绳绑紧,慢条斯理但熟练。“每天包20斤糯米,都是老买主预定的。”马婆婆说。
马婆婆本名周启玉,今年已94岁高龄,夫家姓马,因此周围人称马婆婆,是远近闻名的“热心肠”,也是“粽子一条街”四位“创始婆婆”中唯一健在的。
1980年,马婆婆退休。老两口退休工资每月70多元,生活安逸。无奈命运之河在她最该享清福之时拐了道弯。1992年,儿子下岗,老人心急如焚。受到街坊李婆婆摆摊儿卖粽子的启发,67岁的马婆婆找来邻居梅婆婆和任婆婆合伙“创业”。“手脚还灵活,能赚一分是一分。”马婆婆很倔强。
对退休老人“创业”,起初还有人说些风凉话,但婆婆们也坚持了下来。“人生有时和粽子差不多,难免受到冷言冷语,就像糯米要冷水泡,粽叶要冷水浸洗,最后才能煮出好粽子。”马婆婆说。
第一次做生意,马婆婆买来25斤糯米,那时候糯米里有碎糠和小石子,她只能用手挑,眼睛痛得很,也要一粒一粒挑完,粽叶也要一片一片刷洗干净。马婆婆相信,粽子料要好,要讲诚信,不能搞一锤子买卖。当时白粽3元一斤,红豆粽4元一斤,没想到第一次出摊就卖完了。那年端午节,婆婆们每人分了500元钱。
渐渐地,因为粽子干净卫生味道好,回头客越来越多。合伙经营两年后,几人便各自立起招牌单干。
粽子生意是良心活,也是辛苦活。马婆婆每天早晨六点准时出摊,熬夜备料,端午熬通宵是常态。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家里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后来全家人都学会包粽子,齐上阵把生意越做越好。
顾客多了,马婆婆家粽子用料“良心”不减。特色牛肉粽、板栗肉粽等都只买当天上好新鲜肉,农家腊肉粽用达州的土猪肉……
好名声口口相传,慕名来学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人劝她说,“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但只要有人来学,婆婆们都手把手教。邻居任有素下岗后还要供女儿念大学,马婆婆主动给了她5袋糯米做“本钱”。“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我们晓得苦是啥滋味。”马婆婆说。
几年后,马鞍东路的粽子铺越开越多,婆婆们住的小区也更名为“粽香苑”。如今,“粽子一条街”绝大多数卖粽子的都是婆婆们的徒弟。
走在绿树成荫的“粽子一条街”,粽子明码标价:白粽一般8元一斤,荤粽13至18元一斤。今年高考正值端午,高考必“粽”等广告格外醒目,“粽”与“中”谐音,来往的市民交口称赞,“包粽子看得见,吃得放心,价格实惠,还图个吉利。”
如今,马婆婆全家日子过得红火,早就不靠卖粽子讨生活了,但她还是放不下粽子。“粽二代”“粽三代”接过接力棒,还开了网店,马婆婆更时常念叨:“莫忘了招牌上的‘良心好味道’。”
“老妈对粽子感情深得很,要是我们甩摊子说‘今年不包粽子’,她肯定不高兴,一不高兴身体就不舒服。”儿子马天利对记者说。
话未毕,一旁的马婆婆又教育起儿子来,“我和你们老汉(方言:老爸)靠粽子养家糊口,日子好了也不能忘本。”
2014年起,“粽子一条街”要拆的传闻四起。“当时很担心不能再卖粽子了。”马婆婆说。
没承想,2015年旧城改造项目落成后,马鞍东路社区保留了“粽子一条街”,2018年还成立手工粽协会,倡导安全第一、文明热情经营。
马鞍东路社区党委书记何凤琴表示,“粽子一条街”强化诚信经营,加强监管,商家必须实名登记管理,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社区党员志愿者开展巡查维护良好的经营秩序。数据显示,每年端午登记营业的商家有近百家,带动千余人就业,营业额好几百万元。
“从自发沿街摆摊,到规范经营,‘粽子一条街’已经成为成都人过端午的重要印记。”76岁的成都市金牛区地方志办原副总编何传俊说。
端午传承千年,对马婆婆们来说,包粽子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艺。她们用勤劳、善良、诚信包出的“粽子一条街”是亮丽的端午民俗风景线,赢得了百姓好口碑,也留住了端午乡愁。
- 上一篇:一空气质量监测站附近农田禁收割机 官方回应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