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7月1日起正式实施,沪上垃圾分类迈入“硬约束时代”。随着各地关于“垃圾分类”相关政策的推进,不仅促进了变废为宝,还催生出了垃圾分类回收“上门回收员”的新兴职业。他们用互联网在线接单,上门回收固定种类废品。一名上门回收员表示,自己目前已靠“收垃圾”月入过万。(7月3日新华网)
网约垃圾“上门回收”,顾名思义即客户线上预约垃圾回收上门服务,回收小哥接单后上门“取件”。 据介绍,从事“上门回收员”这一新兴职业的大概有两种,一种是专职从事垃圾分类工作,另一种则是在相关工作中兼职。而用户使用垃圾回收程序也很方便。比如在支付宝平台上,打开支付宝“城市服务”,选择“垃圾分类回收”,按流程提示选择好上门地址、上门时间,就能坐等社区回收员上门,称重、计算价格之后,卖废品所得会自动转进居民设置的提现账号。
可见,这种网约上门回收垃圾模式,既是种新兴职业,让一些人有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更主要的是,它提供了推进垃圾分类的新途径,极大方便了市民,迎合了市场需求,呈现出了多赢态势,自然也成为垃圾分类的加分项,值得提倡。
垃圾分类是个典型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活习惯养成、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诸多方面,硬性约束、软性引导缺一不可,而关键在于如何最大程度降低市民执行的成本。当下困扰大家的重要问题之一,除了对各类垃圾区分不易,还在于对各类垃圾处置的便利程度。相比市民的亲力亲为,这种网约上门回收垃圾,某种程度上既可以降低市民执行的成本,也让市民感受到了处置垃圾的便利,进而让垃圾分类变得简单化,让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更加务实、有效,这也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场景”。
进一步来说,垃圾分类重在该分开的分开,该归类的归类,并在此基础上,使各类垃圾都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置。同时,相比过程,垃圾分类的结果更加重要。从这一角度看,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除了市民亲力亲为,完全可以“不拘一格”、多条腿走路,只要结果正确,就不应过于苛求过程。上述网约上门回收垃圾正是这样的实践。除此而外,还可因地制宜,探索其他模式,努力为垃圾分类加分。
对此,政府所要做的,主要是鼓励、引导、规范和监管。相信只要开动脑筋,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被许多人认为是“难题”的垃圾分类,在不久的将来会变难为易,成为生活中一种寻常之事。
- 上一篇:“保姆喂奶”引热议 请换位想想看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