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用软件,也称为App,在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下,App的功能和分类更加多样。去年11月,央视新闻曾就“中小学生学习类App”中出现涉黄内容乱象进行了曝光。近段时间以来,重庆、广东、北京等地的家长又反映,学习类App的乱象卷土重来,不少学校推荐使用的作业App成为了网络游戏的藏身之所。
多地家长反映作业软件暗藏网游
近日,深圳的赵先生向记者反映,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每天都在使用一款名为“一起小学学生”的手机App,因为老师要在上面布置家庭作业。可最近,他发现孩子在完成App中的作业后继续抱着手机不放,当他仔细查看后发现,这款App中出现了网络游戏的界面。
赵先生:本身作业可能要做一个小时左右,现在它那上面还有一个“成长世界”,小朋友玩的一个游戏,小孩子肯定经不住诱惑,想要玩一会,它(游戏)还能升级,乱七八糟的,好像还有一些付费的,你掏钱好像升级更快。
赵先生向记者提供了这款App的页面截图,上面除了有“老师是否布置作业”的提示外,还有“成长世界”、“家长奖励”、“任务”等板块,而赵先生反映在“成长世界”的板块中竟出现了网络游戏,孩子们可以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得一定的分数,分数可以兑换虚拟货币,从而购买道具或者饲养电子宠物来和同学进行PK。不仅如此,用户还可以直接在“商城”中选择付费来购买游戏的道具。赵先生担心孩子沉迷这款App中的游戏,但面对老师的要求,他也不得不同意孩子继续使用。
无独有偶,北京的熊先生也向记者反映,是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安装了这款“一起小学学生”的作业App,老师可以在上面布置作业后,然后再把学生完成的情况发送到微信群,只要家长没有按照要求来做就会被督促。熊先生表示,在这款App中“游戏形式”的设置非常多,很容易引起孩子的购买冲动。不到两个月,他已经在孩子的要求下进行了13次购买,花了1200多元。
老师推荐使用 客服称游戏能助学
深圳、北京、重庆的多位家长都向记者表示,“一起小学学生”这款手机软件是在老师的推荐下下载使用。如此一款备受老师“青睐”的软件,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记者下载了这款“一起小学学生”App后发现,想要开通账户首先要输入“老师给的号码”,否则无法注册使用。在家长提供的截图中记者看到,“一起小学学生”App涵盖了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作业内容,家长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号码来选择对应的学校班级,从而接收老师发来的电子作业。在一张取自这款App中对广东省小学的排名表中记者就发现,中山、东莞、深圳的多所小学使用了该款App,而这份排名的名称也被冠以具有电子游戏特点的称谓,叫“BOSS排行榜”,其中包括了“班级贡献榜”、“班级全校榜”和“班级全省榜”等多个排名。
如此一款由专门用于老师布置作业的App,为何会出现网络游戏的版块和设置呢?记者拨通了这款App的开发公司“一起教育”的客服电话。
记者:设置这些游戏给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使用,是什么目的呢?
“一起教育”客服:目前产品是以这样一个方式激励孩子多做题,然后才能获得“水晶”(道具),然后去进行建筑。同时孩子比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会获得一个“学豆”奖励,“学豆”是可以兑换一些虚拟的奖品和实物的奖品。
记者:它这种形式会不会造成学生对游戏的上瘾呢?
“一起教育”客服:有家长反馈过,孩子觉得是游戏,但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多做题,也会对孩子学习有一些帮助的。
利用网络社交、虚拟货币,诱导学生之间进行游戏分值、电子宠物的比较和排名,这样的做法真的能促使学生多做题吗?有教育学者表示,如此说法有悖于教育的宗旨,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还会促使学生沉迷网络。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唐亮:如果真正是出于教学或者学习目的的话,它一定在背后是有相应的专业教研人员,一定有相应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有这个内容设计在里边,然后同时对于孩子的智力成长,还有学习是有正向的激励作用。我想这些要素如果都不具备的话,它肯定不能称之为一个叫趣味学习的这样一个软件。
日下载量超46万 老师推荐得话费
公开资料显示,“一起教育”这家公司经过了E轮融资,总融资额约38.06亿人民币。记者请专业数据平台对“一起小学学生”这款App的下载数量进行了搜集,发现仅在苹果iOS系统里,这款APP的下载数量增长的趋势就很明显。其中在今年9月5日,也就是新学期刚刚开学,“一起小学学生”App一天的下载数就超过46万次,使用者遍布全国各地。
而在庞大的资本推动下,这款App也通过各种手段进入学校内部,成为老师推荐的“作业神器”。山西晋中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就披露,前不久“一起小学学生”的推广人员未经允许就进入学校推广,并称“只要老师下载使用并让学生也下载使用的话,完成APP指定任务,可以送给每位老师30元话费”。而一名新疆昌吉的“一起小学学生”App的推广人员告诉记者,给老师送话费从而向学生推广App是公司总部制订的推广手法。
“一起小学学生”App推广人员:上个月一直都有话费送,邀请一个新老师有20块钱话费,那个活动是总部的活动。
记者:如果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不允许使用,或者学校不允许使用的话,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这些老师还继续使用呢?
“一起小学学生”App推广人员:当地教育系统如果没发文,那还好说,毕竟没发文嘛,大家还可以运作一下。县官不如现管嘛,他们又不可能每天都看着老师,而且学校的自主性其实挺大的,其实还是可以渗透的。
公众号藏百款网游 含涉黄游戏
央视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学习App的运营者,除了利用教学的幌子推广游戏以外,还有更“滑头”的做法,就是将App里的游戏通道转移到了微信公众号中,把中小学生用户引导到App以外的地方,试图逃避监管。
今年9月,有家长反映在一款名为“互动作业”的App中出现大量与学习无关的内容。记者在这款App见到,在界面的三分之一版块,“手工DIY”、“美图专区”、“十二星座碎碎念”的滚动字样十分醒目,而点击界面中的“课间”版块,就进入了这些滚动字样的栏目专区。其中一个名为“小互说”的栏目上标注了这么一段话——“文字音乐电影希望成为同学们心中的精神属地”。
在家长反映这些内容会影响学生学习后,“互动作业”关闭了“小互说”版块。但记者发现,这款App在内容整改上又做起了文章。“互动作业”在开设App的同时,也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取名为“作业小互”。10月13日记者进入这个微信公众号,发现除了具备“互动作业”App中的“答案查询”栏目之外,“最新游戏”的栏目被放在了最中间的位置。点击就出现了“损友圈”、“大富豪”等游戏,而“游戏大厅”里更是包含了近百款的网络游戏。
公众号成游戏“温床” 假学习真交友
记者发现,在进入每一款游戏前的界面上都用加粗字体写着“做完作业不玩会儿游戏?你是想变成书呆子嘛!”。在名为“损友圈”的游戏中,用户通过掷色子进行积分,而当积分到一定数量时,游戏设置了“拜访好友”的环节,一位标注着“在线”字样的女性头像用户被系统推荐点击拜访。与此同时这款游戏还设置了“世界聊天”版块,记者点击进入发现了大量交友信息,其中有些用户使用了衣着暴露的图片作为头像。
“互动作业”的微信公众号除了利用游戏引导中小学生进行社交,还包含大量性暗示、性诱惑、不良价值取向的网络游戏。记者在该公众号页面中一款名为“大富豪”的游戏中见到,用户进入首先要选择一个角色,而在选择成为主角后,游戏便会主动推送一个“秘书简历”的图片,上面包括了性格特点和女性的三围数据。
而在该公众号的“游戏大厅”栏目中,记者发现近百款的游戏无需实名注册便可以登录,大部分游戏都设置了“道具商城”等消费通道。记者随机点击了一款名为“江山美人”的游戏,这款游戏的简介写到:“这是一款原创模拟经营养成的宫斗类手游,各色美女在这里等你”。用户只需授权QQ号就可以登录。而在一款名为“皇上吉祥2”的游戏简介里更是写到“游戏内可以体会到娶妻纳妾,大权独揽,坐享天下美人”,点击进入后记者发现,该款游戏存在着大量性诱惑的语音和文字。
法律专家指出,学习类App利用注册的中小学生用户资源,并将其转移到其它平台,通过大量网络游戏从中牟利的做法已经触犯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如果明知道用户是未成年人,还向其推广不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小程序的话,大平台本身就是有责任的,这个责任是违反了我们国家网信办的相关的法律规定,同时也违反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学习软件 给教育添彩还是添堵
作业类App中的乱象屡禁不止,一方面反映出在互联网资本的热浪助推下,一些打着学习旗号的网络平台为了获取更多数量的用户,无视教育宗旨,用游戏等手段增加用户黏性。另外一方面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五花八门的学习类App到底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添了彩还是添了堵呢?
10月14日,一位自称“小学数学老师”的网友发表了名为《我为什么要使用一起小学》的文章,记者注意到这篇文章中除了介绍“一起小学学生”老师端的注册流程外,还有该款App的功能使用介绍。老师只需要选择相应的年级和教材出版社,就被自动匹配了相应每单元布置的题目。App中的“推荐练习”中已经被系统设置好了题目,老师只需要选择同意或者点击“换一换”,就可以发送给学生,同时还可以选择App设置的奖励学豆。
这篇文章的作者表示,“自从使用了这款App后,午觉和追电视剧的时间又回来了”。并透露“每次做完作业,都会奖励学豆,积攒一定学豆,就可以都兑换小奖品”。
有教育学者认为,这篇文章反映出某些App的设计已经掌握了部分老师的心态,免除了老师看似重复的布置作业的工作,又通过虚拟物品的一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奖励。但App数据库的数据匹配安排并不能替代教师的思考和判断,如此的手段会形成成惰性思维,容易造成使用者依赖的“捷径”。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陆一:教师的教学不等于讲课。设计和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分析作业、讲评作业,都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甚至可以说越是好老师出题的水平越高,设计和布置作业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好老师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布置作业,再根据作业的情况去诊断学习,调整教学。这些环节虽然挺费工夫,但是都是重要的师生互动。教师如果轻易地放弃了这部分工作,放弃了对作业的研究,那么他的教学水平可能就很难提高。
在“一起小学学生”这款App的《用户服务协议》里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描述:“该平台不保证您的孩子在一起教育科技所看到或者接收到的广告或者类似信息的真实性、准确和完整性,您应协助您的孩子甄别其真伪和谨慎预防风险。该平台也不承担任何直接、间接、附带、特别、衍生性或惩罚性的责任,即使平台事先已被告知发生此种赔偿之可能性亦然。”一款针对中小学生使用的App,既可以开通网络游戏自称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还明确自己发布的广告内容不能确保真实同时不承担发布责任,有法律学者就指出如此“霸气”的协议为的不是保护学生权益,而是在为自己的违法违规行为推卸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它主要的目的我觉得还是要避免自己承担责任。网民协议是规定网络平台和用户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这么一个凭证,一些涉及到青少年权益保护的条款,作为家长监控的这些条款,这个条款不应当混杂在其他的条款之中去,这个条款,涉及到一个不公平的原因,或者涉及到一个违反法律的关系,所以这种情况可能是归于无效的。
对于出现在作业类App中的乱象,有专家表示,我国对于涉及中小学生教育类App的规范标准亟待出台,防止一些学习类App借“寓教于乐”为幌子,利用网游敛财。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唐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我们要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对于触犯相应政策法规要求的要进行相应的惩戒,要进行相应的公示;对于他们的许可证,或者对他们办学过程中进行检查,我们要把这些全都落到实处。让这些违背法律法规或者公序良俗的,让他们对法律,对于政策法规要有敬畏。
- 上一篇:重庆:暂停网贷中介开展高校“校园贷”业务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