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起吃鸡吗?”
“来开黑啊!”
……
对于习惯用游戏消磨时间的人,别说你不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有人说,玩游戏是一种社交行为,可世界卫生组织(WHO)又告诉我们,“电子游戏上瘾行为是疾病”。
天啊,我觉得我可能病得不轻……
打游戏上瘾算疾病?
网友:老板,这个病假条请批一下
世界卫生组织(WHO)5月25日召开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会上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首次将称为“游戏障碍”的电子游戏上瘾行为列为疾病。
什么?说我有病?
部分网友表示,这话没毛病!连着好几天除了打游戏,其他啥事不干的,不用你们说,我都觉得有病。
还有网友觉得自己早就“病”得不轻……
甚至有网友已经开始打算“要挟”老板给自己放病假!
不过,还是有细心的网友理性地分析了世卫组织给出的定义:若有人出现“持续及反复的电子游戏行为”,且对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场等各重要方面构成明显障碍,才属于患上游戏障碍,而且至少需要12个月才能确诊。
求药!我觉得我还可以抢救一下……
对于“网瘾少年”和“打机十级沉迷者”们,“生病”了到底应该吃点什么“药”好呢?
(当然不是“王者农药”……)
有网友戏谑道,吃啥药啊,“杨老师”的无痛电击了解一下。
2017年7月,腾讯以《王者荣耀》为试点,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未成年人限制每天登录时长;
第二板斧: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
第三板斧:强化实名认证体系。这一举措也被外界称为最严防沉迷措施。
不少网友都表示,这一剂猛“药”有点狠啊!
此外,腾讯还宣布将依托健康系统做一项新尝试:在未来一款新游戏上启动“16+”试点。
“16+”把登录游戏的基础准入年龄从13周岁升至16周岁,并且对实名认证为成年人、游戏内行为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户,发起人脸识别。
不过,有人认为“16+”的人脸识别用一句“爸来个自拍”即可轻松通关,甚至扬言“爷爷奶奶根本不管,看来游戏里要多一批六十岁以上玩家了。”
所以,要想让孩子不玩游戏,家长还得把自己的“身份证”和“脸”管好了。
如何和“网瘾”说拜拜? 各国齐出招
世卫组织的决定可不仅仅基于中国,据《先驱太阳报》、英国《每日邮报》27日报道,电子游戏《堡垒之夜》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火爆,在澳大利亚,无数孩子也深深沉迷其中,然而这种沉迷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一些孩子因为这款游戏选择逃学,甚至有一名14岁男孩近日威胁父母:如果不让自己玩游戏,就要把房子烧掉。
教育工作者戴维森(Petrina Davidson)表示,自从有了一个Xbox One之后,家中再无宁日。一开始戴维森对家中3个男孩要求只在周末玩一个小时,但是很快这一规定就被打破了。“我们得把电源藏起来,因为孩子们早上5时就会起床去寻找它。我甚至会把它锁在我丈夫的车里。”
那么,在沉迷网络确实已经影响到正常社会活动的时候,为了拯救“网络中毒者”,各个国家都有什么招数呢?
美国:
网戒中心提供家庭式情境,让受治疗者“在旨在营造‘家’一样安全、自然的家庭式环境中呆上45天”。
德国:
用艺术疗法,如绘画、舞台剧、合唱等;运动疗法,如游泳、骑马、静坐、按摩、蒸汽浴等;自然疗法,如种花、种菜、自己动手洗衣做饭等,帮助孩子们改变自己的生活。
韩国:
成立以军事训练、体能训练、心理康复训练三者合一的“特训营”。年龄在16岁至18岁间的“网虫”在此度过12天的特殊生活。他们骑马、练搏击、做陶艺,甚至玩架子鼓。在营期间不得上网,每天只能用手机1小时,不得打游戏。
日本:
从2008年3月开始,日本要求手机公司专门开发供青少年使用的手机。这种手机能打电话、上网查找资料,此外还安装有定向导航系统,但就是不能玩游戏。
那么,你认为“游戏成瘾”到底算不算疾病?留言告诉我们吧!
- 上一篇:“情人拍档”卖壮阳药施骗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