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案件委托 合同范本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
当前位置: 法治资讯>法学动态>
施行建筑工人“一卡通” 出台背后有他的建言
时间:2019-03-12 18:55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劳务班组长刘钟俊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刘钟俊在会上积极发言,引起了代表们关注,会场上,多次为他响起掌声。

  他是重庆代表团中,唯一来自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代表。

  利用会后时间,上游新闻记者尝试通过电话联系刘钟俊,但他的电话总是打不通,只好通过短信方式,与他约定好采访事宜。

  3月9日傍晚7时,重庆代表团驻地宾馆房间内,完成当日各项议程和履职任务的刘钟俊进入了他的个人时间,实际上,这也是他的晚间工作时间。

  一见面,记者便冒昧地问:“刘代表,你的电话怎么老占线呢?”刘钟俊笑了,回应说:“抱歉,一会你就知道了。”

  话音刚落,电话铃声便响起来,电话那头的工人很着急,述说着工资中存在的问题,刘钟俊耐心听,拿笔细细记下来。接着,另一通电话打进来,刘钟俊耳边又传来工人申请换岗的消息,他说,“好,我马上协调”。

  在与记者对话的两个小时内,工人子女入学问题、工人间发生不愉快等问题,都通过电话反映到了刘钟俊这里,他一一协调解决。“我是基层干部,也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工人的事,就是我的事。”刘钟俊说,在建筑工地上,工人们称呼他“刘代表”,他要对得起这个称呼。

  他的建议

  建议了6年的“一卡通”今年实现了

  “我的文化面太窄,请见谅。”这是在与记者之前的短信交流中,刘钟俊最常说的一句话。

  实际上,刘钟俊是一名“老代表”,他已连续7次参加全国两会。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通知,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行。许多人不知道,这其中就包含着刘钟俊的一份努力。

  从2013年当全国人大代表起至2018年,刘钟俊已连续6年提交了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有关建议。2013年,他建议为建筑工人建立“一卡通”;2015年,他建议建筑工人采取实名制管理;去年,他建议为建筑工人办理就业保障卡等。在这些年的全国两会上,他不断举手发言提出自己的建议。为了保证建议的严谨,他还不断向代表中的律师和学者请教。

  “大家都知道,我爱提问,因为我文化面窄,最怕出差错。但大家同时都很包容我、理解我,不厌其烦给我解答。”

  刘钟俊高兴地说,在《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里面,他的有关建议得到了明确落实。例如,通知中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以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工作,制定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督促建筑企业在施工现场全面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负责建立完善本行政区域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确保各项数据的完整、及时、准确,实现与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联通、共享等。其中还明确要求建筑企业应配备实现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所必须的硬件设施设备,相关电子考勤和图像、影像等电子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等。

  连续多年提交相关的建议,背后的原因何在?刘钟俊告诉记者,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建筑工人的各项权益得到了有力保障。但他工作在基层,负责部分基层管理工作,发现存在信息不畅等问题。

  比如,建筑行业普遍人才流动性强,行业工人的个人资料、从业经验、诚信记录等信息,向来面临搜集难、查阅难、归档难等难题,以至于建筑企业在招聘、发薪、诚信考核等管理环节中受影响,甚至加大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可理解为,一旦建筑工人有了实名制‘一卡通’,所有个人工作考勤、技能水平、奖惩信息等都能一并录入。今后工人走到哪,信息就共享到哪。”

  刘钟俊希望,建筑行业的工人管理方式方法,能快速走向规范化和信息化。

  他的调查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存在很多问题

  刘钟俊是个特别的劳务班组长,除了给班组工人打考勤、统计工资、做好吃住后勤,一旦能腾出时间,他便戴上安全帽、穿上工作服,去建筑工地上帮工。

  他说,他是一名木工工人,擅长搭建筑模板,从事这门技术工作已达27年。在建筑行业当中,先有建筑设计图,后有木工模板,才能将混凝土灌入。从事此类工种的工人,需具备几个条件:第一能读懂图纸,第二要具备立体思维能力,第三要肯学、吃苦耐劳。

  “就拿我来说,当了3年学徒才出师。但现在在建筑行业当中,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几乎没有了。”为了帮助工人提高技术,刘钟俊一有空就往工地钻。

  《关于提高建筑工人职业技能的培训建议》,刘钟俊已连续提交了两年。他说,过去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了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名农民工代表,他有责任坚持记录民情、反映行业现象。

  经过深入调查,他发现,伴随城市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工人需求量在增多,不少有经验的老工人因为各种原因都转行了。他还在调查中发现,现在不少用人单位“见人就收、招之即用”,绝大多数农民工到工地以后,基本都是“凭感觉走”,“提起榔头就干上了木工,拿起砖刀就干起了砖工,干得好坏全凭悟性”。

  “目前,各地均开设了针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通过培训,焊工可拿特殊工种证,木工可拿木工证,抹灰工、砖工可拿岗位证等。但相当一部分培训机构设施设备不齐全,且没有实践基地。”刘钟俊在调查报告中总结道,部分培训机构除了硬件方面存在不足,软件方面也不尽如人意,有些培训机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同时,单一的课程也让培训大打折扣,“更有甚者唯利是图,收了钱就发证,对农民工开展的技能培训流于形式。”

  他还发现一种现象,在按劳计件制度的考核下,不少农民工也不愿意停薪接受专业系统培训。

  刘钟俊认为,进一步强化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增强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建筑工人的培训机构重新进行整合和规范,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的普查考核。

  他的呼吁

  推行新型学徒制传承“工匠精神”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刘钟俊便参与了重庆主城的城市建设,江北嘴2号地块、西南证券大楼、八一路旧城改造等项目,他均参与其中。

  从学徒到工匠,再到做基层管理,刘钟俊始终不忘师恩。前年和去年的政府报告中,均提到了“工匠精神”,让他感动不已。他认为,这种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同样有着密切联系。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再次听到了国家提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声音,并要求“积极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他更是感到兴奋。

  如何推行新型学徒制?站在建筑行业的角度来看,刘钟俊希望,传统的以师带徒行规能得以传承,在此基础上,将现代专业技能培训、专业安全理论培训、智能化掌控技术培训等有机结合起来。

  刘钟俊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之初,国内几乎没有职业培训机构,那个时代的农民工,全凭师傅“一对一”指导,师傅除了手把手传授专业技能,还会耐心向徒弟灌输做人做事、孝敬父母的道理,培养徒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担当,就是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徒弟的“工匠精神”。这便是他呼吁传承以师带徒的主因。

  “18岁那年,因家里猪圈木板坏了,需要长钉来修,我在建筑工地上,悄悄拿了10颗钉,还没走出工地,就被师傅逮了个正着。”刘钟俊说,师傅严厉地批评了他,称这种行为有损职业道德,长此以往,将会给一个人的人生带来不可想象的影响。

  去年,在班组会议上,刘钟俊提起了这段过往。“职业道德高于职业技能,也是拓展职业技能的基石。”刘钟俊这样告诉工友们。

  除了在全国两会上的坚持,在公司内部和日常工作中,刘钟俊也积极建言献策。去年,他建议,所有上岗工人在工作时间内禁用智能手机。

  “安全重于泰山,我亲眼看见一名塔吊工因为看手机,造成了一次安全事故,对工友造成伤害。”刘钟俊总是站在工友的角度想问题,因此获得了工友的理解和赞同。

网友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网站帮助
copyright@2006-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15035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