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案件委托 合同范本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
当前位置: 法治资讯>法学动态>
看病像打仗? 京津冀“医疗一体化”为首都减负
时间:2015-11-23 10:00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看病像打仗,挂号像春运”长期以来一直是北京三甲医院的真实写照。一面是,北京年诊疗近2.2亿人次,日均70万人次外地患者看病;另一面是,每年河北700万人次、甚至感冒发烧赶赴北京就医,而距京30公里的燕郊三甲医院病床闲置率高达70%。

  10月底,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患者赴京就医,北京大医院已“不堪重负”,“医疗一体化”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为了缓解北京大医院就医压力,国家卫计委明确提出,推动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应着眼于北京城市医疗卫生功能疏解,实现由“被动输出”转为“主动疏解”。北京市卫计委在年初时也表示,北京市正和国家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制定“京津冀一体化”的医疗规划,让河北医疗资源和北京实现均质化。

  今年,北京天坛医院整体迁建工程主体结构已于5月封顶,预计2017年基本完成搬迁;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二期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批复;北大医院大兴院区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业内人士认为,天坛医院作为全市首家从中心城区整体搬迁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拉开了北京市对优质医疗资源进行区域调整的序幕。与此同时,作为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的样本,河北燕达医院也与北京市多家三甲医院达成深度合作协议,提升了河北省的医疗水平,并疏散了部分患者群体。在与朝阳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后的半年内,燕达医院门诊量比上一年翻了一番,住院量和手术量同比翻了两番,实现了从“冷冷清清”到“熙熙攘攘”的蜕变。

  迄今,河北省与北京医院开展固定业务往来或合作事项的二级以上医院达到200多家,京、津各大医院每年为河北培训的医务人员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每天仍有十几万的河北患者在北京就医。可见,要实现“医疗一体化”,仅仅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并不够,还应从发展远程医疗、组建紧密型的医院集团、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体制等角度尝试。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着重提到了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发展远程医疗。作为京津冀“医疗一体化”的重要措施,远程医疗是将现代医疗模式与网络通讯技术相结合,既能够满足京津冀的医疗服务需求,又能有序地缓解大城市医疗资源过于集中的情况。

  其实,远程医疗的效果已在推进分级诊疗和实现大病不出县的过程中得到印证。不仅大医院的医生和患者通过互联网“面对面”问诊,患者的相关资料也实现实时传递,两个医院的医生也能够“坐”在一起讨论交流。对患者、对医生都是最合适的选择。

  但专家认为,在大医院已经人满为患的前提下,若无合适的定价机制,大医院便难以投入时间与精力开展远程医疗业务。在支付方面,如果能够将远程医疗也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将大大减少患者去大医院的就诊人数,也有利于提升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由此看来,横亘在京津冀“医疗一体化”面前的难题还有很多,要真正实现“京津冀一体化”还任重而道远。
 

网友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网站帮助
copyright@2006-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