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司法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提高司法行政戒毒教育戒治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局长曹学军在会上表示,中医推拿、VR戒毒等方式方法已经引入戒毒工作的实践。
曹学军表示,为提高戒毒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提高戒治的质量,各地大胆创新,将现代医学、心理学、运动康复、中医中药等技术和方法引入戒毒工作的实践,创立并尝试了如经颅磁戒毒、内观心理治疗、正念心理治疗、戒毒康复操、中医推拿、VR戒毒、藏药戒毒等方式方法。
根据2008年施行的《禁毒法》和2011年实施的《戒毒条例》规定,司法行政机关主要承担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戒毒康复管理、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职能。曹学军介绍,目前,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共有戒毒场所360个,自2008年6月1日《禁毒法》实施以来,已累计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113万余人,目前在所24万余人;共有戒毒康复场所(区域)73个,累计收治戒毒康复人员9.6万余人,目前住所6300多人。
曹学军表示,这些年来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一直处于较快增长的趋势,“今年1至5月份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但总体上是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 针对公众关注的吸食新型合成毒品的情况,曹学军说,从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收治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情况来看,吸食新型合成毒品的人数增长很快,大约在70%左右。这些吸食新型毒品的戒毒人员当中,多次戒毒的、负案在戒的也逐步增多,给戒毒工作带来一定压力。“目前,全国各地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都在积极探索,采取有力的措施,应对这一趋势。”(记者 高语阳)
相关新闻
北青报记者走进强制隔离戒毒所 民警称可通过劳动改善戒毒者健康状况
戒毒人员每天静思8小时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对于社会来说,戒毒是个沉重的话题,也是国际性难题。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民警们一直在努力,想方设法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重获新生。昨日上午,北青报记者走进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感受规范的管理教育,专业的医疗诊治,丰富的康复课程。
劳动种植园可种菜种瓜
民警告诉北青报记者,被强制戒毒的人员需要进行两年的康复训练,刚开始都是在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而后转到北京市教育矫治局所属的强戒所。昨天上午9时30分,北青报记者走进戒毒所,环境令人耳目一新。六七名强制戒毒人员正在一块土地上耕种着菜地,还有几名戒毒人员正在给瓜藤浇水,这是戒毒所为丰富戒毒人员生活专门建立的康复劳动种植园。
走进强制戒毒所戒室,床铺上有一个个方方正正的“豆腐块儿”式的被子。整个戒室内,从被子到牙杯、手纸,所有物品都被摆放整齐。
戒毒人员每天有8小时静思
戒毒所所长崔新华介绍,劳动是戒毒者改善身体健康、调节身体机能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强制戒毒人员在入所之前对毒品有较强的依赖,如果吸食不到毒品就会变得脾气暴躁,甚至出现暴力倾向,而在吸食过毒品之后可以几天几夜不吃东西、不出门,要想将他们调整到正常的生活方式,需要花费不少的工夫。
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管教民警冀杨介绍,强制戒毒人员进入戒毒所后,第一步要适应“三个八”生活制度,即“八小时睡眠、八小时静思、八小时教育管理”。在强制隔离戒毒所,这被称之为日常行为养成教育。
遵守严格的规定,是戒毒人员戒断毒瘾的第一步。随着日复一日的规律生活,戒毒人员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会大幅好转,戒除毒瘾的信心和自我约束能力也都得到显著提高。
戒毒人员可做急救训练
在原有的劳动技能、刺绣技能和理发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戒毒所今年为戒毒人员新开设了急救技能培训,教室就像一所医学院里的示范教室,供急救训练的假人和日常急救设备一应俱全。所内的医疗民警分批次现场为戒毒人员开展急救培训教学,传授急救知识。
据了解,目前戒毒所还在积极联系各类社会机构,尽可能为戒毒人员增加技能培训课程和培训资源。这不仅是为了帮助他们在所期间能够有所追求、有所收获,更是为了帮助他们在回归社会后能有更多的学习和职业选择机会,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
对于社会来说,戒毒是个沉重的话题,也是国际性难题。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民警们一直在努力,想方设法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重获新生。
目前,从戒毒所走出的戒毒人员有数十人已经志愿成为戒毒所的同伴教员,工作在首都禁毒、戒毒领域的第一线,其中很多戒毒人员已经取得保持不复吸的良好效果。(记者 匡小颖)
- 上一篇:司法部介绍戒毒创新举措:经颅磁戒毒、VR戒毒等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