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贵州瓮安县“6·28事件”发生后,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指出:“瓮安不安,老百姓不敢讲真话,是我们的责任。”这个典型案例深刻地折射出了这一问题。民谣“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虽有些夸张,但凸显了领导干部不听或者听不到真话、群众不讲或者不愿讲真话的严重危害。破解真话困境是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阻碍领导干部听到真话的成因到底在哪?谁不讲真话?谁不听真话?如何从机制、体制、制度层面培育“真话”市场?6月下旬至7月初,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了一次“党政干部如何能听到真话”问卷调查。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544份,采用的形式主要是现场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
群众为何不敢讲真话?
调查发现,在“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在最大程度上阻碍人们说真话”一问中,77.4%的受调查者选择“说真话很容易受到打击报复”。可见,在如今的很多场合,担心讲真话付出巨大代价,是人们不敢讲真话的主要原因。其他依次是“特定的利益关系”、“特定的社会地位”、“面子情结作怪”。
官员为何难听到真话?
对于“领导干部有时不能听到真话的主要原因”的不定项选择,64.5%的受调查者认为是由于“有些领导干部不愿或不善听真话”;64.3%的受调查者选择“官场‘潜规则’,上行下效”,两个选项得票不相上下,值得深思。另外,有44.4%的受调查者认为原因在于“讲真话的成本大于收益”。
有专家指出,某些官员听不到真话,表面上是下属或民众没说真话,实质根子在官员自身。
要听真话,不能只走寻常路子
在调查中,74.2%的受调查者认为,应“从法制、机制设计上保证鼓励保护讲真话的权利”,65.8%的受调查者认为,应“改变唯上的干部考核机制”,75.1%的受调查者认为,调查研究打破常规,或许“微服私访”是官员真正能听到真话的有效渠道和手段。
有学者提出,讲真话是思想解放的反映,也是解放思想的起点。在解决“听真话难”问题的诸多制约因素中,制度因素具有决定性作用。走出真话困境,关键是要依靠科学的制度设置,如改变唯上的官员考核机制,从制度设计上保证鼓励讲真话的权利,等等。
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同国内网友在线交流。因此也有人形象地说,高官上网,是21世纪的“微服私访”。在新时期,领导干部听真话的渠道和途径如何拓展?对此,有专家表示,互联网已经成为听真话的重要渠道,一切想听真话的干部都应该充分运用这个渠道。据《人民论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