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身在南非的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创办人全莉女士兴奋地对外宣布,一只雄性华南虎幼崽于11月23日晚在南非自由省老虎谷顺利降生。一直因为在南非野化华南虎的举动而沉浮于舆论风口浪尖上的全莉,把这只雄性华南虎的降生称作“南非野化工作的里程碑”。
从华南虎在南非的野化成功,到野化成功的华南虎再产幼崽,让全莉认为她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也让关心华南虎命运的人们多了一份期盼。
在距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600多公里的老虎谷,这两天的全莉正在为新出生的华南虎幼崽忙里忙外。
电话中的全莉语气爽朗、率直、反应迅速,她说得最多的也是刚出生的小虎崽:“这两天赶上寒流,当地的温度下降很快,夜里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10℃,虎妈妈‘国泰’显然是初次生子,不会照顾自己的孩子,我们只能让工作人员将虎崽暂时抱走,由来自另一个野生动物中心的专家人工喂养,防止它被冻死,我们计划到合适的时候再将幼崽引回母虎身边。看得出,‘国泰’对自己的孩子也很疼爱,又舔又亲,但对取走幼崽也没有表现出激烈的反应。我们想过几个月小老虎稍微大些,就让它接受营区中其他老虎一样的野化训练。”
■投入1000万美元要野化5至10只华南虎
“我在非洲时发现,虽然他们在工业发展上不如欧美发达国家,但非洲人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做得是最好的。当时我就想,非洲人能做,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做?”
全莉起初是准备找顾问公司来做,后来干脆自己上阵,开始着手建立保护华南虎的组织。因为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老虎,全莉执意将大家惯称的“华南虎”改称为“中国虎”。
2000年10月,在中国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英国政府部门批复,“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在伦敦中国驻英大使馆成立,它是目前世界唯一的为拯救保护濒危的中国虎和中国其他大型猫科动物而设立的慈善基金组织,全莉作为发起人和创办人,被推举为会长。国家林业局派代表团参加了成立活动。全莉还曾发起倡议,号召网友推荐“中国虎”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
“基金成立时,我拿出自己的10万美元积蓄,我的丈夫也赞助了我10万美元,我的一个朋友则捐助了5000英镑。”全莉的丈夫起初对她的行动也并不是特别支持,“野生动物保护基本上是一个无底洞,他觉得自己的力量有限”。但最终还是她的丈夫被她的热情感动,还是出资100万美元在南非购买了面积有330多平方公里的十几个破产农场,作为野化中国虎的基地。
为了正在这里野化的华南虎和整个华南虎的拯救项目,全莉和她的美国丈夫到现在为止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1000万美元和多年的心血,绝大部分资金都来自全莉夫妇的个人收入。他们的计划是在几年内野化5至10只华南虎,以形成一个老虎种群。
■骑虎难下阻力来自国际同行
全莉说:“我当时特别天真,觉得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想做一件好事,大家肯定就会支持我,后来我才知道,从募集资金到联系、具体操作野化华南虎,哪项都不是容易的事,此后的过程更是‘骑虎难下’。”
全莉承认:“我在大学是学英美文学的,过去对猫科动物也只是喜爱,对猫科动物的相关知识并不懂得。”
“为了保护华南虎的事,我也一直想请教一些专家,但国内包括国际上一些专家的态度、言行让我很长一段时间感到诧异和莫名其妙。尤其是来自诸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这样的国际大组织的反对之声让我们在国际募捐上遭遇极大困难。因为一些大企业如果要捐助类似事情,他们一定会向这些国际大组织咨询,那些大组织的态度往往起到决定作用。”
全莉说:“后来经人点拨我才明白,那些国际大组织对自己的‘打压’,其实有更深层的原因。世界上有很多救虎的组织,基本上各有各的势力范围,他们把我当成了募集资金的竞争对手。一些环境组织说华南虎早已灭绝不值得救了,国内有的专家成了这些组织的代言人,帮着散布‘华南虎已经灭绝,没必要再救’,‘圈养的华南虎不是华南虎’,或者‘化出来的也不是华南虎’。”
“我们提拯救华南虎等于又多了一种需要保护的虎,这就打破了平衡,和他们原有的虎项目形成一个竞争。”全莉说,“比如世界自然基金会一年会有5亿美元的收入,而我们在世界上是一个小的基金会,我也没有任何专业背景,如果我做这件事情成功了,这是对那些专家、那些大型国际组织的羞辱。”
洞彻玄机的全莉一下懂得了如何用审视的目光和平静的心态面对批评,并反倒“激发了把事情干好的雄心”。
■无休止的争论救不了华南虎
基金会初创时的艰难很多,除去募集资金难,他们在南非还不停地受骗,资金也被多次偷窃。
“南非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们用珍珠鸡训练老虎捕猎,还被动物福利组织指责损害了动物福利,并将我们告上法庭。”
同时还有人认为全莉的行为属于“无事可干的富太太”打发空闲时间,或说全莉的举动“真正目的是出于商业化考虑”。
对此,全莉表示:“这种论调可笑得不值得反驳。”
“人们可以来查,也可以想到,我们能赚什么钱?”全莉说。
南非当地政府曾希望他们的“老虎谷”能接纳一些游客,但被全莉拒绝了,“我们是担心游客太多,老虎一直无法摆脱人的环境。”
幸运的是,全莉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支持。
国家林业局全国野生动植物发展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陆军曾表示:“我们希望在动物园人工繁育基础上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来拯救华南虎。”
陆军认为:“在‘希望’去世之前,南非野化项目一直处于非常好的状态。包括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捕猎技能的恢复以及很多在动物园里丧失的行为特征都得到了恢复,这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全力支持全莉的还有上海动物园馆长熊成培。“必须要走出实际的一步。野化工作很多年前就开始喋喋不休地争论,时间不等人,华南虎的现状容不得我们无休止地争论。拯救工作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如果等到一切条件都成熟了,还要我们那些科学家做什么呢?”
对于来自国际、国内的那些反对声,全莉的语气没有愤怒,只是平和地表示:“在野生动物保护上,我是实践派。”“一些所谓专家并不是对野生动物有专门了解的人。”“国内专家在野生动物保护上已落后一大步。”
■执着不悔赢得社会各界支持
事实是,多年的实践和长期与世界上知名的猫科动物专家的交往、合作,已使她从外行变成内行。
“我长期与华南虎、与猫科动物相伴,每天几乎24小时所做所想都是与之相关的事,连做梦都离不开华南虎。我倒想问反对我的那些国内专家们,他们一年中有多少时间是待在野外?他们能有多少野外经验?他们为什么被人称为‘计算机专家’?他们仅仅从计算机上研究出的‘专业知识’能有多少价值?”
“野化老虎也是一门实践科学,事在人为,只要努力,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专家,都可能取得成就。
可悲的是,国内有的人自己什么也不做,还要指责别人。”
全莉说,正是外界看到了她这几年为拯救华南虎的不懈努力,经过了很多的坎坷,她终于获得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关心。一位外国专家在信中说:“我相信拯救中国虎这个野保的成功,会像长城一样意义深远,不仅是中国人民,而且整个人类将为之自豪。”
她请到了华盛顿州政府野生动物生物学家科勒(GaryKoehler)博士、中国《人与自然》电视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做顾问。成龙、陈凯歌、杨紫琼、姜文、郎朗等大明星甘心无偿成为“中国虎形象大使”。华人慈善家邓永锵自己出资5万英镑建虎舍。
■野化项目为何选在南非
通过野外找虎繁殖来达到扩大种群、保护华南虎的做法,目前几乎不可能实现,利用克隆技术,目前也不成熟不可靠。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圈养的华南虎经过野化后,放归自然。国内也早在1999年,就曾启动过华南虎野化项目,地点选在了福建梅花山。但是由于国内缺乏老虎的野化放归技术和方法,同时在资金、场地以及用来野化训练的猎物上都受到限制,项目实施进展并不顺利,没有达到原先的野化目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全莉的南非野化项目也就应运而生。
从2002年底,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与中国和南非的有关部门发起了中国虎南非野化项目至今,已经有两批4只华南虎被送到距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600多公里的老虎谷进行野化训练。
长期在动物园圈养的华南虎,很多野外生存的本能已消失殆尽,一些本应属于虎类的技能,如今却要由人类重新教给它们,这是令人心酸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当一只完整的羚羊尸体放在两只小老虎面前时,它们竟不知这是“食物”。当它们开始撕扯羚羊时,羚羊的头突然掉了下来,两只小老虎竟被吓坏了,并且跑出了几步远。它们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才把羚羊皮撕开并意识到这是食物。此后,工作人员只向它们投放完整的畜体,它们逐渐精通了怎样把动物的皮撕开并能在两三个小时内把整个畜体吃掉。
■“希望”之死是一个不小的挫折
在全莉看来,2004年7月25日是一个特别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国泰”和“希望”第一次成功捕杀到了野外的小非洲羚羊并将其采食。小老虎们还懂得了隐藏、潜伏、把握时机。
随着虎的成长和适应学习,它们很快学会了独立捕猎鸟类、白面羚、角马,胆子和习性也越来越凶悍,潜伏在它们基因中的野性正在一点点恢复。
全莉说:“野化工作基本是按计划如期进展,甚至某些方面的进展比我预想的要快。”全莉的观察是,老虎的年龄越小,野化工作进行得越顺利,“它们的潜能一旦被唤醒,学得非常快”。第二批来南非的“麦当娜”和“老虎伍兹”,在2005年时也成功地学会捕猎羚羊,这比“国泰”“希望”的时间整整提前一年。
也是好事多磨。按原计划,送往南非野化的“希望”与“国泰”、“老虎伍兹”与“麦当娜”四只华南虎本应各自结成“夫妻”。而原本几乎成功的野化进程,却因意外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2005年8月,就在“希望”和“国泰”可能诞生小老虎的时候,“希望”因肺炎和心脏衰竭而猝死。后来只能从中国又运来了另一只种系登记号为327的雄性种虎。
“希望”的去世更是让全莉的拯救中国虎计划承受了沉重的压力。全莉坦言:“‘希望’之死是自己的一个挫折。”因为通过国内养的华南虎,每个个体都非常珍贵,早就有不少专家认为这样的冒险到南非野化根本不值得。
此次“国泰”产出小虎崽,在全莉看来实在是非凡。国内的华南虎已经两年没有产崽了呀!这也是第一次有华南虎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出生。
现在,这些老虎已经在非洲大地上学会了如何躲避风雨和炙热阳光,更重要的是它们还重新获得了捕捉野生动物的技巧,它们至今已捕到60多只白面羚羊。
■下一步的计划是带华南虎回中国
全莉对中国虎在南非野化的进展满怀喜悦,并对项目的成功信心十足。在全莉主持的“拯救中国虎基金会”发放的宣传品上,用“史无前例”来形容目前他们所从事的工作。
而在2003年9月在“国泰”和“希望”顺利运送到南非进行野化训练后,在她主持的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和中国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就组织了拯救中国虎南非专家组和中国专家在中国四省十个备选地进行了考察。下一步她们计划,对江西资溪和湖南浏阳这两个同时推荐为中国虎(华南虎)重引入保留地进行栖息地恢复工作。栖息地的恢复工作将在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的南非专家指导下进行,为中国虎从南非返回家园做好准备。
“如果引入地人口太密集,野化后的华南虎依然无法很好生存。人口的迁移,华南虎食物所需捕猎动物和其他食肉动物群体的迁入、恢复等也还要花掉大笔资金,光启动资金就要2000万元,我们虽然可以出基数800万元,更多的还要去筹集。为了在经济上支持我们的事业,我退休在家的丈夫,又出来重新工作了。”
全莉说:“如果进展顺利,第一批野化的中国虎将在2008年配合北京主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时被重新引回中国的野外放归地。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曾经和中国国家林业局共同争取中国虎作为2008年奥运吉祥物。老虎毕竟是大型猫科动物,是‘旗舰式’动物,我也希望利用它的影响力恢复生态多样性,如果这个模式成功了,那么以后许多野生动物的保护都可以借鉴这个模式。”
与虎结缘
从小就喜欢猫科动物
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性情全莉,何以与华南虎结下不解之缘?
全莉说:“其实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猫科动物,不仅自己养猫,到了动物园,最爱看的就是老虎。在虎园前我总是久久不愿离去。我喜欢虎的花纹,虎的神态,老虎的一切让我着迷。”
1984年全莉在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远嫁欧洲。5年后,她借了5万美元来到美国沃顿商学院攻读MBA。获得MBA/MA双硕士学位后进入服装界,她从授权经理的职位干起,费拉(Fila)、贝纳通(Benetton),一直做到年薪12万美元的国际驰名品牌意大利公司古姿(gucci)全球品牌认证官,开始了她的“全球化”生活,走马灯似的穿梭在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国之间。
1997年,全莉陪着后来成为她丈夫的沃顿同学博锐·斯图尔特第一次到非洲。他们在当地导游陪同下徒步旅行,和一群十几头大大小小的狮子在相距只有30米处迎面对峙,第一次与野生动物的亲密接触,让她累积多年的对猫科动物的情感一发不可收。对于猫科动物的热爱,促使全莉决意为华南虎这个濒于灭亡的动物种群做点什么。
华南虎现状
动物园里的华南虎约有60只
全莉了解到,华南虎在中国至少已有200万年,100年前,地球上还有8个老虎亚种,而今其中的巴厘虎、爪哇虎、新疆虎等三个亚种已经消失。剩余的5个亚种西伯利亚虎(东北虎)、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印支虎和华南(中国)虎目前都处在极其濒危的境地。而作为所有亚种虎祖先的华南虎又是剩下的这5个亚种中最濒危的。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有约4000只中国虎。但由于人类的捕猎和栖息地的破坏,如今地球上只剩下不到100只了!
“据估计,现在野外最多只有10-30只华南虎,中国的动物园里圈养的还有约60只。最后一只野虎是20年前被带进动物园的。按照世界上著名的猫科动物专家帝尔森博士2002年11月一个比较悲观的说法是,‘中国虎已经在野外灭绝了。’中国动物园里的60只华南虎也都是50年代捕获的6只老虎的后代。所以,如果什么都不做,华南虎可能在动物园活不过2010年。”
新闻背景
中国虎在南非接受野化训练
2003年9月2日,两只动物园出生的小虎(雌虎国泰、雄虎希望)从中国运抵南非,它们一直在拯救中国虎野化训练基地,2004年10月又有两只小虎“老虎伍兹”和“麦当娜”飞往南非加入“国泰”和“希望”的野化行列。
为这次空前的具有科学和历史意义的项目,全莉和丈夫博锐在南非建立了33000多公顷(300多平方公里)的老虎谷保护区,为“拯救中国虎”项目建立野化平台———拯救中国虎野化训练基地。位于菲利谱离思镇的老虎谷保护区介于自由省和北开普省之间,横跨美丽的桔黄河,国泰和希望在一个两公顷的营地里度过前几个月,之后转入一个4公顷的营地。2004年7月25日,它们猎取了第一只非洲羚羊,9月8日转入老虎谷76公顷的营地。不久当它们能有效捕食大一些的猎物时,再转入600公顷的营地。项目的绝大部分赞助资金由全莉的丈夫、美国人博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