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重庆市三峡博物馆,市民参观新中国成立后重庆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记者 陈诚 摄 |
首面国旗 被面缝成
58年前迎重庆解放
■三峡博物馆展出我市升起的首面国旗
■博物馆寻找当年国旗缝制人
我市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是什么样子?昨天,为纪念新中国成立58周年,这面珍贵的“国旗”在三峡博物馆文物特展台首次公开展出,将展示一个月。而这面国旗,竟然曾经做了30多年的被盖面!
被面国旗悄挂解放碑
现已73岁高龄的唐维华老人曾是重庆博物馆征集部工作人员,这面国旗就是她当年负责征集的。唐维华昨日回忆说,当年她和同事蔡佑芬得知重庆升起的第一面红旗的线索后,找到了收藏者——当时的重庆育才学校会计老师梁承栋。
据梁老师向唐维华介绍,1949年11月30日清晨,蒋介石仓皇逃离重庆。学校的师生们商量着自己做一面国旗,迎接重庆的解放。梁老师便拿出自家的红色被面,按照一本当时《群众杂志》上红旗的比例,连夜缝制出了五星红旗。
由于国民党军队开始撤退,夜深后的重庆气氛仍很紧张,到处是国民党的官兵。老师和同学们分为几个小组,在相互掩护下将这面被面制作的五星红旗悄悄挂在了当时的“抗战记功碑”(现在的解放碑)上。
12月1日下午,当山城人民涌上街头迎接解放大军入城时,首先看到的,便是这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取下五角星重当被面
昨天,这面珍贵的国旗首次公开展示,显得比较破旧,已褪色,针脚粗糙,国旗上的五角星由5块浅灰色的布料组成。
据透露,这面国旗从记功碑上取下后,梁老师将缝在上面的五角星拆下,又重新当被面使用了30多年。
新被面换回国旗珍藏
1980年,博物馆征集部工作人员得知该国旗的线索后,赶到收藏者家中,花20元钱,买了一面崭新的红色绸质被面,将这面“国旗”换了回来,又重新绣上五角星,在博物馆特藏库里一直珍藏了27年。
来自合川的退休教师王运铎昨日看到这面国旗后很激动,“我记得!重庆解放那天我也走上街头庆祝,就看到了这面国旗!感觉非常振奋!想不到这么多年后,又见到了!”
博物馆寻当年缝旗人
唐维华说,梁承栋老人退休前一直在学校任教,但几年前失去了联系,而蔡佑芬也已去世。
“他现在算起来已经80多岁了,好想找到他,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面意义重大的旗帜!”唐维华老人说,希望梁老师看到报纸后,能够与三峡博物馆联系,一起再把这面五星红旗升起来。记者 纪文伶 实习生 康文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