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案件委托 合同范本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
当前位置: 法治资讯>法学动态>
该跟“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相揖别了!
时间:2020-02-12 20:01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要防控疫情,须追本溯源。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真相仍有待拨云见月,但禁食野生动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已然板上钉钉。从17年前的SRAS到17年后的新冠肺炎,大自然以严肃的面孔,一再提醒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辩证关系:虽相辅相生,但别靠太近。

 

    有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来源于野生动物的人类传播病比例已经超过70%。如果我们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回望一下,那些几乎都跟野生动物有染的重大疫情何止叫人脊背寒凉:比如中世纪欧洲爆发的黑死病,是黑鼠传到跳蚤,再传人;又比如20世纪初导致5000万左右人口死亡的西班牙大流感,可能来自于鸟类;再比如,2014年非洲爆发的埃博拉病毒,源自“丛林肉”买卖……病从口入的教训,在食用野生动物历史上,多是极为惨痛的教训。

    可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有时会忘了这种身边的风险。前几年就有数据表明,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野生动物的走私交易利润达100亿美元。现实其实都无须这些数字来佐证,看看各地或隐蔽或张扬的餐桌上——穿山甲、果子狸、老虎肉、海龟、野兔、野鹿、孔雀,还有花样繁多的羊鞭酒、老鼠酒、蛇酒……美味消费与猎奇心理之下,加之以形补形等迷信思想作祟,“好吃的”与 “不好吃的”野生动物都成了腹中之物。

    还有一个追问,容易被我们忽略:自然界中的野生动物固然病毒多多,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就安全了吗?据统计,我国以供应食品、毛皮、药用原料、科研试材为目的的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种类约100种,养殖企业及养殖户约50万家(户),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年产值约500亿元。值得警惕的是,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仍面临防疫检验等诸多现实问题。换句话说,养殖出来的那些蛇、鼠、孔雀,可有个靠谱的检验检疫标准在兜底?这个问题,想来就让人心惊。

    滥食野生动物之祸,是个妇孺皆知的道理。首当其冲的是病毒,确切说,是病毒异化和传播的未知风险。俗话说,无知者无畏。“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背后,说到底,还在于对自然规律缺乏敬畏心。人也好、野生动物也罢,乃至于亿万不知名的病毒,都是这个世界上生态法则内的存在。甚至可以说,人类历史相较于野生动物和病毒的生命链条,时间跨度是很短的。滥食野生动物,打破的是亿万年延续的生态平衡,打开了病毒库的潘多拉魔盒,这种无知且无畏的行为,是对个体生命和人类命运的极不负责任。

    值得肯定的是,疫情暴发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公告,至全国疫情解除期间,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代表委员和科学家们,也联名呼吁尽快修改完善立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是的,事关14亿人健康安全大局、事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底线,任何为滥食野生动物开脱的说辞和辩解,必显苍白无力。

    如果说直立行走是人猿相揖别的标志,那么,禁食野生动物恐怕也是人类拥抱现代文明的标配。(邓海建)
 

网友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网站帮助
copyright@2006-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15035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