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俞女士购买了一部夏新手机,在手中真正使用时间前后不过两个月,但是维修时间却超过了半年!手机使用了不到一周就发现开机慢定屏等问题,送去检测后修理者对手机进行了刷机,表示主机并无故障。一周后手机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送去维修部仍然做刷机处理。两个月后手机还是出现了故障,送到维修部维修后,消费者就再也没有见到自己的手机。当俞女士多次去电询问时,修理者甚至不清楚手机具体在哪里!
在国产手机投诉中,维修周期过长始终是一个主要问题。这里的维修周期过长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维修时间太长,根据手机“三包”规定,“在三包有效期内,因生产者未提供零件超过60日未修好的销售者凭此据免费为消费者调换同型号同规格产品”“因修理者自身原因使修理期超过30日的,由其免费为消费者调换同型号同规格产品”,往往修理方会“用足”这60天或者30天的维修时间,消费者则会觉得时间太长,以至产生分歧;二是维修频率太高,很多消费者刚刚维修好手机,使用不过几天,手机立刻又出现了其他问题。于是,消费者又产生了疑问,究竟是前一次手机没有彻底维修完全还是手机真的质量不行,又出现了新问题?
根据调查,国产手机由于更新速度快,许多款型都是生产了几个批次后就下线了,因此一旦消费者的手机出现了问题需要配件,修理者向生产者配货时,生产者很可能就没有相关的配件供应,需要从其他地区调货,造成了维修时间的拖延。另外,由于国产手机价格较低,为了节约成本,在售后维修中往往缺乏高水平技术人员,对于维修质量无法保证。
为了振兴国家经济,消费者的确应该踊跃使用国产手机。可是,如果国产手机的配件都如此难以保证,国产手机维修部门的维修水平都是如此,那么实在让消费者难以信任国产手机的质量。国产手机在推陈出新,以款式和功能取胜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如何提高售后服务的质量和速度。
- 上一篇:手机标贴到底保护了谁
- 下一篇:手机“三包”落实难 莫让三包变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