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案件委托 合同范本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
当前位置: 法治资讯>法学动态>
大数据时代侵犯隐私权事件频发 民法典为你撑腰
时间:2020-09-25 19:32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一个私营企业老板在厕所里装了摄像头,然后在监视器中看哪个工人在厕所里“磨洋工”。一个工人发现后,将老板告到了法院。因为有了民法典,老板不仅要把摄像头拆下来,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因为侵犯了隐私权。

    今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民法典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近日以“民法典人格权编的立法亮点、特色与适用”为题,为法院干警授课。他在授课中总结,民法典回应了互联网、高科技、大数据时代科技爆炸和科技进步带来的时代问题。

    人格权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是民事主体最基本的权利。人格权独立成编也是此次民法典编纂的最大亮点。

    民法典人格权编,用了多款条文,规定了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重要权利。

    在参与民法典编纂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看来,隐私权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权利,就像要穿外衣上街一样,能够维护人的尊严。

    在2009年12月审议通过的侵权责任法里,我国第一次在民事权益里明确规定隐私权,但隐私权包含什么,并没有规定。民法典从两个方面对隐私权作了规定:隐私权是什么,什么样的情况是侵害隐私权。特别是在“隐私权包含什么”部分,提到了“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自然人隐私、个人信息被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针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带来的侵害个人信息现象,民法典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轶解读说,有时泄露个人信息达不到动用刑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用民法寻求救济,相当于构成了一个立体、综合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先后4次进行民法典起草工作,但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最终完成。

    杨立新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表面看来,民法典的7编好像比较散,但实际上具有非常严谨的逻辑体系,其中的一根红线或者一根主线,是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总则编采取提取公因式的办法,把民事权利确认和保护的基本规则确定下来。分则中的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围绕5种权利的确认和保护作了具体规定。最后一编即第7编,也就是侵权责任编,对前面各编所确认的各项权利形成兜底保护。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与民法息息相关,也与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
 

网友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网站帮助
copyright@2006-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15035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