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案件委托 合同范本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
当前位置: 法治资讯>法学动态>
“希望工程”受助第一人张胜利的梦想人生
时间:2019-09-07 15:03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一大早,张胜利驱车从河北省涞源县县城赶到60多公里外的东团堡中心小学。他牵挂着,今年暑假开学后一年级新生的状况。虽然他已借调到县教育局做“教育扶贫”工作,但在他心里,自己仍是这个小学的副校长。

  1989年10月17日,河北省涞源县东团堡乡桃木疙瘩小学张胜利等13名失学少年,拿到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青基会”)颁发的《资助就读证》,成为中国“希望工程”首批救助的贫困生。那年,张胜利13岁。


少年读书梦

  桃木疙瘩村,位于涞源县城东北70余公里太行山、燕山交界处海拔1800米的韭菜山主峰上。该村是箭杆河村的一个辅村,原来住有10户、30多人,常年缺水、少电,一到春冬干旱的时候,村民要到五里地外的河沟去背水。2017年全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前,村里仅剩7户人家。

  1987年,时任涞源县政协副主席的车志忠到桃木疙瘩村考察。车刚停到村里,一群孩子便围了过来看“稀罕”。车志忠问,“见过汽车吗?”“知道火车怎么跑吗?”有的回答说用马拉着跑,有说靠烧柴火跑,……孩子们“天真”的回答令车志忠心酸。

  那年,11岁的张胜利正在桃木疙瘩小学上学。据张胜利回忆,其实也称不上是“学校”,“房子白天当教室,晚上做羊圈”,只是3间用石头、桦树皮、白胶泥土垒的四面漏风的石头房子,三根立柱支撑着屋顶,房顶没有瓦。“一共有13个学生,一名代课老师。”提起当时求学的艰苦,张胜利说,墨汁刷的黑板,白胶泥土搓成的粉笔。一下雨,雨水顺着墙流下来,就能把黑板上写的字冲没了。

  “当时虽小,但我却记住了车老师离开桃木疙瘩村时说的一句话:好好学习,将来帮你们上小学、初中、高中,考大学。”因此,尽管家里穷到只有睡觉的床,一个板柜和2个水缸,就连日常充饥的红薯、土豆也常面临短缺。但,“就是想上学,特别想上。”张胜利说。


辍学乞讨写信求助

  1988年,病重的父亲要求张胜利辍学回家。可张胜利仍坚持去学校,一气之下,父亲把他的书包扔进灶膛,幸被他从火中抢出。此后,每到放学,张胜利都把书包藏在别人家。即使这样,他仍没逃脱辍学的命运。

  为养活一家人,1988年冬季,失学的张胜利到临近的涞水县等地乞讨要饭。“走街串巷,半个多月时间为家里要回来500多斤玉米。”

  1989年4月,张胜利父亲去世,母亲远嫁他乡,年幼的弟弟妹妹由奶奶抚养,张胜利成了孤儿。为重返校园,他和同学吕成山一起商量办法,他们想起了车志忠伯伯。于是,他们写了“人生中的第一封信”:“车伯伯您好!我们很想上学,可是家里穷,我爹不让我们上学,我们想念出书来,像您一样做个为国争光的人。”


“希望之火”从桃木疙瘩村点燃

  接到求助信的车志忠再次来到桃木疙瘩村,并给孩子们带来了学习资料、教具和小人书。此时,13个孩子中,已有11人失学。车志忠四处奔走,向人们诉说山里孩子们“我要上学而不能”的无奈,以期唤起更多爱心人士对孩子们求学的关注。同时,车志忠给上级有关单位写信,反映孩子们的求学困境。

  恰此时,中国青基会提出了开展对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救助活动,并命名为“希望工程”。1989年4月,中国青基会一行到涞源县调研,张胜利的信在车志忠的帮助下被转交。

  1989年10月17日的中国青基会大事记称:首批资助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小学张胜利等13名失学少年,为他们支付小学期间的全部书本及杂费,帮助他们重返校园,并为学校修建了新教室。

 

坐落在半山腰的涞源县桃木疙瘩村。目前,该村已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村民全部住进了县城的集中安置楼房。 徐巧明 摄

 

  上学改变命运

  “当时,我就知道一件事,以后读书不用掏钱了。”1990年4月18日,中国青基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救助贫因地区失学少年,实施希望工程”座谈会,张胜利作为首批受助生代表赴会。此后,张胜利和小伙伴们在桃木疙瘩村念完了小学。

  1991年,15岁的张胜利到上庄乡读初中,此时,他已经在享受希望工程助学金。为养活自己,张胜利边读书边利用周六日时间上山砍柴挣钱。初三那年,因想买学习资料,张胜利把家里屋顶的瓦片卖了,“卖房瓦在农村是很忌讳的一件事,但就想上学,只有上学才能改变命运”。

  因为功课底子薄,张胜利未能如愿考上高中,无奈下选择到北京打工。一次偶然回村,张胜利发现村里学校的老师走了,立即萌发了去代课的念头。当时,亲戚不同意,觉得外出打工一个月最少挣300元,代课一个月才挣90元。

  “我代课不是为了挣钱。”张胜利称,1995年在“希望工程教师培训”项目帮助下,他被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免试、免费录取,“那两年对我影响非常大,学费、吃住都由学校资助,能够安心学习,毕业后就能当老师。”

  1996年,张胜利和另外两名孩子,代表中国125万受希望工程救助的贫困学子,远赴美国亚特兰大成为奥运会火炬手。


希望更多孩子因受教育改变命运

  1997年,从上海毕业归来的张胜利直接回桃木疙瘩村当了代课老师,“让我教书就行,身份、待遇都没有考虑。”张胜利说,刚回村任教时,学校只有5个学生,他是唯一的老师。为让更多贫困孩子上得起学,经奔走及多方申请,1998年,中国青基会出资在桃木疙瘩村小学成立寄宿制4年级班。张胜利说,当年共招了13名学生,还配了一名老师,学生不用掏钱,每顿饭都有肉吃。

  2001年,在北京京铁北方铁路运输服务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在涞源东团堡乡建成了“北京升旗希望小学”,桃木疙瘩小学随迁到此处,张胜利任校长。2001年至2005年,该希望小学学生增至80多人,辐射周边7个村庄。2005年,“北京升旗希望小学”被合并,张胜利随之调任东团堡中心小学任副校长。

  现在的东团堡乡中心小学有400多名学生、36名教师,有标准化的教学楼、办公楼,每间面积60平方米的教室、音体美教室、少科室、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俱全,还有捐建的足球场和“桃木疙瘩小学希望工程展览馆”。

  目前,涞源县“希望工程”学校已达26所。2011年,涞源县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2013年,该县在保定市率先实现包括三年学前教育在内的十五年免费教育。

  中国青基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全国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150.23亿元,资助困难学生594.9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10所,培训教师114306名。

  “我想继续教书,让更多的孩子因受教育而改变命运!”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勤恳耕耘已20余载,累计为全国超500名受助学生和爱心人士牵线搭桥的张胜利,仍初心不改!(完)

网友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网站帮助
copyright@2006-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15035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