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但在我国法律上存在两种保证人,一种是民事上的保证人,一种是刑事上的保证人,而作为刑事上的保证人,刑事诉讼法中只规定了保证人条件、义务及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却对于保证人名称、定义、法律地位,一直没有明确的称呼和法律概念。笔者认为,应当以法律形式明确其名称、法律定义及其特征,区分其与民事上保证人的异同,确立其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以及与刑事诉讼参与人的联系。
一、从法律上确立刑事保证人名称、定义和法律特征
为何从法律上设立刑事保证人这个名称呢?这是因为在我国保证人有民事、刑事之分,在法律概念上很容易混淆,因而有必要从中加以区分。笔者认为,将刑事方面的保证人冠以“刑事保证人”比较恰当,更符合法律规范用语。刑事保证人一经确认,即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直至被取保候审之人案件终结或终止。确立刑事保证人名称,使之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更能符合刑事诉讼程序需要,从而更好地为刑事诉讼法律服务。
从法律上确立刑事保证人名称后,就应在法律定义上明确刑事保证人概念。笔者认为,刑事保证人的法律概念,应该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享有完全民事法律行为能力的,与本案无牵连的,和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密切联系的,经司法机关审查符合法定条件,对被采取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担保的中国公民。
由此,刑事保证人具有以下六个法律特征:
第一,刑事保证人主体必须是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只有符合我国《国籍法》规定,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才能充当刑事保证人,具有外国籍、多国国籍或无国籍的人都不能成为刑事保证人主体。
第二,刑事保证人身份必须存在于刑事诉讼过程中。该法律身份一经确认,即享有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和义务,直至所担保的人案件终结或终止。
第三,刑事保证人是享有完全民事法律行为的人。作为公民具有行为能力,取决于年龄和正常的理智。我国法律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即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就可以独立地从事民事活动。享有完全民事法律行为能力的公民主要由三方面构成:具有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在法律上能产生预期效果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四,刑事保证人必须是与本案无牵连的公民。如果与本案有牵连,即使其行为构不成犯罪,也可能会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
第五,刑事保证人必须是和被采取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密切联系的公民。既可以是近亲属,也可以是所在村、街负责人或单位的同事等,否则,便失去了刑事保证人的法律意义。
- · 刑事保证人-法律特征
- · 刑事保证人-具备条件